期間的概念及計算方式是什么
一、期間的概念
期間,是指法院、訴訟參與人進行或完成某種訴訟行為應遵守的時間。狹義的期間指的是期限,廣義的期間包括期限和期日。
期限,是指法院或訴訟參與人單獨完成或進行某種訴訟行為的一段時間。比如,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期限是7天,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間為15天。
期日,是指法院與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會合在一起進行一定訴訟活動的日期。比如,案件的開庭期日、案件的宣判期日等。
二、期間的計算
1.期間以時、日、月、年作為表示單位。
2.期間開始日,從有關的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接收了有關法律文書或訴訟文書的次日起開始計算。例如,當事人于2011年3月15日接到一審判決書,上訴期為15日,其具體上訴期為2011年3月16日至2011年3月30日,即2011年3月15日接受送達的這一天不計算在上訴期限內,而從次日2011年3月16日開始計算。
3.法定期間或指定期間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期滿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節假日是指國家法定的公眾節假日,如元旦、春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及星期六、日等。不包括非公眾的節假日,如教師節和學校的寒暑假等。應當注意,法定期間或指定期間的開始日以及期間中的一些日期是節假日的,應當計算在期間內而不應從期間中扣除。法律?教育?網
4.訴訟文書的在途期間不包括在期間內。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無論人民法院收到訴訟文書是在原定的期間內還是超過了原定的期間屆滿日,均不算過期。該訴訟文書的交付日期,以該文書交郵時郵局在該文書郵件所蓋的郵戳上的日期為準。應當注意,法律規定的在途期間不計算在內的期間,只是指訴訟文書的在途期間,而不包括當事人為進行訴訟行為而產生的在途期間。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民事訴訟中期間的概念和計算方式”問題進行的解答,民事訴訟中的期間是指訴訟行為應遵守的時間,而期間的計算一般分為開始日期和結束日期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對醫療機構的處罰有哪些
2021-01-31居民樓著火了國家給賠償嗎
2021-03-02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