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在法院判緩刑誰決定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這就是說,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對于符合適用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刑法明確規定必須適用緩刑,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人道主義精神。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被判處緩刑需要坐牢嗎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考驗期限,應當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一審判決的法定上訴、抗訴期滿的第2天;另一種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限。因為羈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緩刑考驗卻不是刑期。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一審宣判后,已無須再予關押。如果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并通知有關的公安機關,待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機關將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綜上所述,嫌疑人只有在滿足法律規定的判決緩刑的條件之后,才可以適用緩刑,然后法院的法官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對嫌疑人進行判決,當然想要獲得緩刑也是少不了委托律師的辯護,可以增加判決緩刑的幾率。
撤銷緩刑或假釋的后果是什么?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要怎么處理
判刑三年緩刑四年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孩子讓狗咬了要報警嗎
2020-12-16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漁業公司拆遷補償是否免稅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