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未造成損害的可以怎么處理
應受但是免除。犯罪中止的情況下,行為人不僅主觀上早已存在犯罪意念,而且客觀上也實施了一定的犯罪行為,是應當受處罰的。只是對于犯罪中止出于寬大處理的立場和原則,同時也是為了鼓勵犯罪人及時終止損害結果的發生才給予免于處罰的。
我國刑法之所以對中止犯采取這種立場,完全是出于實現刑事政策公平正義價值的考慮—既對中止犯網開一面,鼓勵其及時懸崖勒馬,在犯罪結果出現前放棄繼續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又對那些造成一定損害后果的犯罪人保留適當處罰余地,從而避免放縱犯罪的不公正現象發生。
《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單獨犯罪的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在單獨犯罪中,行為人只要自動放棄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就可以構成犯罪中止。而共同實行犯中的各犯罪人的行為已相互聯系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每個人的行為都是處于整體行為的有機統一體中而與犯罪結果具有因果關系,這就決定了每個共同犯罪人不僅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責,而且應對整體的犯罪行為負責。
在這種情況下,共同實行犯的只要有一人的行為造成了結果,就認為全體共同實行犯均為既遂。因此,在考慮其中部分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只止時,就應該將其放在共同實行犯罪行為的整體中,看其犯罪中止是否在停止本人犯罪的前提阻止了其他犯罪人繼續實施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如果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實行犯僅僅在實行過程中消極地停止犯罪,而并未積極阻止其他共同實行犯的犯罪行為;或者在犯罪行為實行完畢而犯罪未達既上遂時,采取了防止結果發生的行為卻未再系奏效,則其自動停止犯罪不能構成犯罪中止,只能根據結果是否發生構成既遂形態或者犯罪未遂形態。
實踐中,要是成立未遂犯的話,一般是比照既遂犯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但如果是成立中止犯的話,那情況就不同了,由于此時是行為人自己主動自愿的放棄犯罪,于是在處罰上面自然就會比未遂犯更輕一些,甚至在成立犯罪中止而且沒有造成損害的情況下應當對其免除處罰。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官可以兼職做律師嗎
2020-12-21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110可以舉報騷擾電話嗎
2021-02-22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