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追究刑事責任和無罪有區別嗎?
不追究刑事責任和無罪是有區別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了5類具體情形和一類條件情形;同時規定未滿14歲的人和 精神病人兩類情形。而無罪就是沒有證據證明其罪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嫌疑人在被檢察院控制后送到法院要求進行判刑的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的,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明就可能會讓法院認為當事人是沒有罪責的,然后最后的判斷就是無罪的,但是如果只是因為嫌疑人存在法定的情節而無法被追究也不能等同于是無罪。
審查起訴階段嫌疑人重大疾病就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案件退回偵查取得諒解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收購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5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