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追究刑事責任和無罪有區別嗎?
不追究刑事責任和無罪是有區別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了5類具體情形和一類條件情形;同時規定未滿14歲的人和 精神病人兩類情形。而無罪就是沒有證據證明其罪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嫌疑人在被檢察院控制后送到法院要求進行判刑的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的,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明就可能會讓法院認為當事人是沒有罪責的,然后最后的判斷就是無罪的,但是如果只是因為嫌疑人存在法定的情節而無法被追究也不能等同于是無罪。
審查起訴階段嫌疑人重大疾病就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案件退回偵查取得諒解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多久送監獄
2020-12-24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