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對哪些犯罪付刑事責任
1.根據(jù)《刑法》第17條第1款,已滿16周歲的人,應對任何犯罪負刑事責任;
2.根據(jù)《刑法》第17條第2款,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對于其中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才負刑事責任,也不是說綁架撕票的,不負刑事責任。對于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照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對任何犯罪負刑事責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會判死刑嗎
我國刑法在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處理上,還有以下兩條重要而特殊的處理原則:
1、從寬處罰的原則。即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就是說,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是一個法定的必須從寬處罰的情節(jié)。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減輕的幅度,則由司法機關根據(jù)具體案件確定。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刑法典第49條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所說的“不適用死刑”是指不允許判處死刑,不是說“不執(zhí)行死刑”,也不是說等滿18周歲再判決、執(zhí)行死刑,這是個原則要求。
因此,未成年人不會判死刑。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上,我國一直以來都是慎重處理的。根據(jù)年齡將未成年人劃分為了三類,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限制刑事責任的以及需要承擔全部刑事責任的。同時也要注意,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的情況下,首先無論如何不能對其判處死刑,其次處罰的時候也要遵循從寬原則。
精神病人犯罪能否負刑事責任
十四歲以下是否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多大負刑事責任?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種票據(jù)的時間的區(qū)別
2020-12-20上市公司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12-27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chǎn)歸屬協(xié)議是否有效
2020-11-30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商標侵權經(jīng)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zhèn)?/p> 2020-12-17
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xié)議嗎
2021-03-08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公司可以內(nèi)部調(diào)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企業(yè)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婚內(nèi)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