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的既遂認定標準是什么?
1、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對藥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權利。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證、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對藥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規,建立了一套保證藥品質量、增進藥品療效、保障用藥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構成對國家關于藥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時危害到公眾的身體健康。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違反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及為貫徹該法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上述法律和法規中就藥品成分、藥品標準、藥品生產工藝規程、藥品經營條件、藥品監督等藥品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刑法》第141條2款規定:“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生產假藥的行為表現為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藥的活動,銷售假藥的行為是指一切有償提供假藥的行為。生產、銷售假藥是兩種行為,可以分別實施,也可以既生產假藥又銷售假藥,同時存在兩種行為。按照法律關于本罪的客觀行為規定,只要具備其中一種行為的即符合該罪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同時具有上述兩種行為,仍視為一個生產、銷售假藥罪,不實行數罪并罰。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結果,這說明本罪在犯罪形態上屬危險犯。而生產、銷售假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則屬結果加重犯,對其處以較重的刑罰。
3、主體方面
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表現為假藥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藥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銷售者即藥品的有償提供者。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主要表現為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銷售假藥既遂了的情況下,就應該按照銷售假藥造成的實際影響分別對主要責任人處以相應的刑罰。但是,本身生產假藥也是違法的,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發現假藥流的情況下就應該及時介入處理,而不能等到這些假藥進入市場以后再去追究法律責任。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生產銷售假藥要不要承擔什么責任?
生產銷售假藥的從重處罰的情形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不起訴的條件
2020-12-19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