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障礙者的刑事責任應該要如何承擔?
我國刑法又對這三級刑事責任能力規定了不同的責任承擔。其中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輕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輕度精神病、精神發育不全、神經官能癥及病態人格的精神障礙者。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睆纳鲜鲂谭ㄒ幎梢钥闯?,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進行刑事處罰,既不同于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于完全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
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遍g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毕拗菩淌仑熑文芰Φ木癫∪耍墙橛谇皟煞N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 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綜合上面所說的,對于精神病犯了刑事案件的人,那么在處罰的上面一般就會對當事人先進行鑒定再來看是否會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對于當事人在合法的情況之下就該為自己所做錯的事而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精神病犯罪就能免責嗎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以后,拆遷當事人可以拒絕履行嗎
2021-02-14什么是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
2020-12-26國家對于公房的拆遷補償政策
2021-02-10征地拆遷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25縣政府未批先占怎么辦,應該向什么部門舉報
2021-01-24公司拆遷員工有補償嗎,怎么補償
2021-01-29公房承租人去世拆遷安置房子女如何繼承
2021-01-25律師解答-拆遷戶們的權益維護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