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不負刑事責任
1、未滿14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除此之外的犯罪,不負刑事責任。與此同時,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jié)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二、幾種特殊人的刑事責任能力
1、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jié)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jù)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jīng)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條第3款規(guī)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醉酒人的刑事責任能力。
刑法第18條第4款規(guī)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主要是考慮到,醉酒的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控制自已行為的能力,而且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導致醉酒的發(fā)生,完全有控制能力。
3、又聾又啞的人和盲人的刑事責任能力。
又聾又啞的人和盲人,不屬于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他們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他們應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負刑事責任。另一方面,由于他們生理上的缺陷,他們在接受教育以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其辨認是非的能力比正常人要差,所以,法律規(guī)定對他們的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來看,在實施了犯罪之后要承擔刑事責任,首先在年齡上要符合要求,其次也是需要具備相應刑事責任能力的。因此,要是不負刑事責任的話,那么只要這二者中有一個條件不滿足,那么最后就可以不負刑事責任。但是要注意,對于在醉酒狀態(tài)下犯罪的,此時還是需要負刑事責任。
哪些情況下不負刑事責任,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未成年多大負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wèi)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糾紛中醫(yī)院如何舉證
2021-03-22現(xiàn)在房產(chǎn)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離婚財產(chǎn)
2020-12-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不得抵押的房地產(chǎn)有哪些?
2021-02-25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fā)工資怎么辦
2020-12-07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6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