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人刑事責任能力規(guī)定是怎么樣的?
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者即使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也不能成為犯罪主體,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能力減弱者,其刑事責任相應地適當減輕。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有的人因患病等原因會喪失或減弱刑事責任能力。
擴展資料:
行為人年齡不滿14周歲的,其行為不構成犯罪,一概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犯任何罪,都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在出現(xiàn)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zhì)、后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只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具備,才屬于有刑事責任能力。
對幾種特別情況下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作了特殊規(guī)定:
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在同條第3款又規(guī)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責任能力通常根據(jù)犯罪嫌疑人的年齡來認定,但是在實踐中,這樣的認定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有些法官對于這樣的規(guī)定比較機械,不懂得變通,只要達到這個標準才定罪,反之則不定罪。
怎樣確定殘疾人刑事責任能力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有哪些
怎樣區(qū)分刑事責任能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1-03-01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現(xiàn)役軍人結婚未審查違法嗎
2020-12-13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民事執(zhí)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口頭協(xié)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農(nóng)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jīng)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房子70年產(chǎn)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guī)定:自動續(xù)期,可免費?
2020-11-07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guī)定
2021-03-19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