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勞動爭議而言,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只有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的時候才能提起勞動訴訟。既然說到訴訟,那么肯定是有訴訟時效的,因為法律不保護在權利上睡覺的人。那么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呢?小編馬上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一、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天,是指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勞動合同權利被侵犯之日算至以后的六十日(不含因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仲裁裁決的生效日為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第十五日的次日,也是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的勝訴權喪失之日。
二、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提起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缺一不可):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內(不含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2、不服或者部分不服勞動仲裁裁決;
3、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即仲裁裁決生效日之前)。
由此,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經勞動爭議仲裁,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的關系是: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指具備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期限內提起仲裁,否則,依法律規定消滅其中申請仲裁的權利的時效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指有能力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否則仲裁裁決生效,依法律規定喪失申請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合法權利的時效規定。
由此,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必須的前置程序,超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的時效規定,提起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喪失勝訴權。
當事人應該在勞動訴訟時效的范圍內申請,如果超過了訴訟時效,那么就會喪失勝訴權。請大家注意,超過訴訟時效的只是喪失勝訴權,而不是喪失了實體權利。希望大家在實踐中能夠積極主張自己的權力。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的規定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勞動爭議調解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土地流轉金遲遲沒有到賬,農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1-24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