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向勞動者支付的賠償金,但很多勞動者都不知道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是需要交納一定的個人所得稅的。究竟經濟補償金的個稅如何計算呢?小編馬上告訴您答案。
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依法納稅是我國每個公民的義務。既然相關法律規定了勞動者要將獲得的經濟補償金進行交稅,那么我們就應該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交稅。在交納經濟補償金個稅之前,適當看看小編帶來的問題,能夠知道自己大概需要交納多少的個人所得稅。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站進行了解,我們會為你提供專業的法律解答。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是什么
怎樣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單位分立合并支付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直播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3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