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案機關拘留放人通知家屬嗎
“刑事拘留在看守所釋放的,我國法律并沒有要求通知家人的規定。所以在司法實踐中,都不會通知家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在刑事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應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但是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解除刑事拘留強制措施需要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根據我國《看守所條例》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對于被依法釋放的人,看守所根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的釋放通知文書,辦理釋放手續。釋放被羈押人,發給釋放證明書。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三十九條對于被依法釋放的人,看守所根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的釋放通知文書,辦理釋放手續。釋放被羈押人,發給釋放證明書。
二、拘留程序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我國的司法機關,在辦理案件時,應積極地按照我國的辦案程序進行辦理。決定拘留這類違法人員是,應填寫拘留報告書,經過上級部門的領導同意后,有公安負責人批準簽發相應的拘留證,對這類人員按照居留證書進行拘留辦理。
行政拘留路途時間是否計算在內?
擾亂法庭秩序罪拘留罰款的標準是怎樣的?
危害公共安全罪哪些情況下會拘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