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判緩刑的區別是什么?
監視居住判緩刑的區別是行為性質不同,前者它是一種強制性的措施,而后者是一種刑事處罰措施。緩刑的條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法》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監視居住由哪個機關執行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
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指定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在現實生活當中監視居住和緩刑在我們國家《刑事訴訟法》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流程過程當中的環節,但是兩者的性質和采取的時間節點都是完全不一樣的,監視居住主要是在調查階段,而對于緩刑是已經判刑之后才采取的。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不能在哪里執行
監視居住算不算追究刑事責任?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機關是哪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戶口遷移后原戶口拆遷怎么辦
2020-11-20瀾石舊改定位確定 東平新城將成佛山新地標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