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配殺了第三者會判死刑嗎?
原配殺了第三者的可能會判死刑,我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從上述規定可以知道,故意殺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處3至10年的有期徒刑。
根據司法實踐,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都十分慎重,應當與發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別。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的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總之,故意殺人罪的判決也應根據實際案情,通盤考慮,把握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對于殺人,存在過失殺人的情況,在法律上稱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根據我國《刑法》第233條之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來看,過失殺人的時候,最高刑不超過7年。所以如果最后法院認定殺人行為是過失行為,則一定不會被判死刑。
二、可以減為有期徒刑的條件是什么?
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后,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死刑;對于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根據《刑法》第50條和刑事訴訟法第210條的規定,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根據其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的表現,死緩判決可作兩種變更:
1、死緩犯在緩刑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兩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死緩犯在緩期執行期間,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兩年期滿以后,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另需指出的是,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如果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期滿后尚未裁定減刑前又犯新罪的,應當依法減刑后,對其所犯新罪另行審判。根據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的有關規定,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刑的管轄法院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刑案件的程序是:罪犯所在監獄在死刑緩期二年期滿時,提出減刑建議,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后,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高級人民法院組成的合議庭對申報材料審查后,認為應當減刑的,裁定減刑,并將減刑裁定書副本同時抄送原判人民法院及人民檢察院。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之日起計算。
2、對死緩犯執行死刑。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
其程序是:由罪犯服刑監獄及時偵查,偵查終結后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經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判,所作的判決可、以上訴、抗訴。認定構成故意犯罪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依法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核準后,交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對于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侵犯他人生健康安全的行為是堅決不能夠存在的,如果對于他人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進行侵犯的話,需要為此而承擔出一定的刑事方面的代價,包括有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具體是按照有期徒刑來進行處理的。
如何區分故意殺人未遂與故意傷害?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未遂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戶口不在農村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32020年沒有修房子的怎么補貼拆遷款
2021-03-08拆遷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