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造謠怎么處罰?
疫情期間造謠犯罪處罰是面臨著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甚至是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 “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 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疫情期間漏報疫情的構成犯罪嗎?
疫情期間造謠怎么投訴?
用人單位在疫情期間降低工資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