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五蓮縣律師 隆昌縣律師 舒城縣律師 安陸市律師 項城市律師 陽春市律師 赫章縣律師
當前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勞動者法律意識不斷提高,與用人單位的勞動糾紛也越來越多。遇到糾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應依法維權,最為直接的,就是參照勞動爭議仲裁法全文的相關條款來操作。在此,律霸的編輯也呼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遇到爭議,可先行考慮調解,以免傷和氣。下面律霸就來為大家講解法律條文中的調解條款。
第二章 調解
第十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三)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第十一條 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系群眾、熱心調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擔任。
第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十三條 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議。
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 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本文對勞動爭議仲裁法全文中的調解相關條款進行了引用。遇到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產生勞動糾紛,先調解、后仲裁的步驟,有利于充分調動社會各界資源、分擔勞動仲裁部門工作,高效解決相關爭議。在實際調解過程當中,雙方達成的解決方案應當落實到書面協議上,以便于彼此監督執行、切實維權。
勞動爭議仲裁案例
勞動爭議仲裁應訴答辯書范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