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是否構罪的判斷標準
以是否直接參與公司的犯罪活動為標準來區分員工,員工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比如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集資詐騙的案件中,負責開拓業務,與投資者簽訂合同的業務經理;二、不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比如在網絡詐騙案件中,為公司的詐騙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員工。
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客觀上直接參與了犯罪活動,主觀上也認識到公司的經營模式(是否認識到是犯罪,并不影響罪名的成立),很可能會構成犯罪;不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只是為公司的犯罪活動提供了幫助,是否構成犯罪,關鍵看主觀上是否明知公司的經營模式,如果證據可以證明對公司的經營模式存在主觀明知,那么是可能會構成犯罪的(如果是單位犯罪,也很可能會不構罪)。
二、員工涉案的常見辯護思路
就筆者處理員工涉案這類刑事案件的經驗,辯護律師可以從以下角度來選取辯護思路:
1、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一般情況下,這類員工做無罪辯護是比較難的,比較常見的辯護思路包括員工的行為所起的作用、員工的涉案金額等等,目標是爭取最大程度輕判乃至緩刑。如果參與程度確實比較輕,可以嘗試主張適用刑法第13條的但書“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做無罪辯護。
2、不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這類員工是否構成犯罪的關鍵是,除了看是否屬于單位犯罪,還要看在案證據是否能證明行為人明知公司的經營模式,進而決定是做無罪辯護還是做罪輕辯護。如果無法做無罪辯護,鑒于此類員工一般都會被認定為從犯,辯護律師可以通過指出行為人具有的各種法定、酌定從寬情節,幫助當事人爭取最大程度輕判乃至緩刑。
3、公司涉嫌犯罪,是單位犯罪還是自然人犯罪。如果是單位犯罪,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其他人員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是自然人犯罪,按照共同犯罪處理,涉案的員工應該適用共同犯罪的相關規定來處理,處理的范圍會比較寬。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