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規定,自首必須同時具備“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兩項要件。
關于“自動投案”的規定,根據最高法《解釋》和《具體意見》的規定,共有12種情況可認定為“自動投案”。具體如下:
(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
(2)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
(3)罪行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
(5)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
(7)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8)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
(9)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
(10)在司法機關未確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詢問時主動交代自己罪行的;
(11)因特定違法行為被采取勞動教養、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為的;
(12)其他符合立法本意,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
此外,對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也應當認定為“自動投案”。
以上表明最高法對自首中的“自動投案”采取寬松的態度。只要能體現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動性和自愿性的,即可認定為“自動投案”。
關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規定。首先,犯罪嫌疑人必須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需要說明的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釋認為并不要求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其全部犯罪事實。但是,犯罪嫌疑人必須如實交待其姓名、年齡、職業、住址、前科等情況,若因其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而影響定罪量刑的,將不被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其次,在犯數罪的情況下應區分“同種數罪”和“不同種數罪”具體認定。《解釋》第2條規定確立了“余罪自首”制度。根據該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笨梢姟坝嘧镒允住敝贫葍H適用于“不同種數罪”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0-12-04醫療事故訴訟時間多長就不能訴訟了
2021-03-13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房產典當
2021-03-14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