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關于辦理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11號中進一步明確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這一新罪名。爾后兩高《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三)》,正式取消了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罪名,改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罪名,該罪名適用時間從2007年11月6日開始。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定,本罪客觀方面包括“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處所,有隱匿、保管的主觀故意。轉移,是指將犯罪分子搬動、運輸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窩藏和轉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達到足以影響司法機關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動的程度,如在一個房間內的轉移贓物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的客觀行為。收購,主要是針對1992年兩高有關司法解釋中所說的“低價購進、高價賣出”的行為,司法實踐中主要是針對以收購廢品為名大量收購贓物的行為,是指有償購入,然后再高價出賣的情況。要注意區別“收購”與“收買”的區別,收買是指買贓自用,其主觀上是一種貪圖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代為銷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幫助其銷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為。對于本罪的兜底條款“以其他方法”,則應當根據其主觀故意及行為是否足以影響司法秩序來進行判斷,其核心標準在于掩飾和隱瞞兩種效果。掩飾是通過改變物體的外部形狀的方式達到與原贓物相區別,而避免被司法追繳的目的;隱瞞則是通過隱匿、謊稱等方式,在不改變外部形狀的情況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種不為人知的地點,避免被司法機關追繳。只要采取這兩類方法,達到了妨害司法活動的程度,則是本罪的客觀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土地轉包后收益歸誰
2020-12-07廣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價格
2021-02-19拆遷安置房買賣程序是怎樣的及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