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關于辦理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11號中進一步明確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這一新罪名。爾后兩高《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guī)定(三)》,正式取消了窩藏、轉(zhuǎn)移、收購、銷售贓物罪罪名,改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罪名,該罪名適用時間從2007年11月6日開始。
?根據(jù)《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guī)定,本罪客觀方面包括“窩藏、轉(zhuǎn)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處所,有隱匿、保管的主觀故意。轉(zhuǎn)移,是指將犯罪分子搬動、運輸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窩藏和轉(zhuǎn)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達到足以影響司法機關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動的程度,如在一個房間內(nèi)的轉(zhuǎn)移贓物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的客觀行為。收購,主要是針對1992年兩高有關司法解釋中所說的“低價購進、高價賣出”的行為,司法實踐中主要是針對以收購廢品為名大量收購贓物的行為,是指有償購入,然后再高價出賣的情況。要注意區(qū)別“收購”與“收買”的區(qū)別,收買是指買贓自用,其主觀上是一種貪圖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代為銷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幫助其銷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為。對于本罪的兜底條款“以其他方法”,則應當根據(jù)其主觀故意及行為是否足以影響司法秩序來進行判斷,其核心標準在于掩飾和隱瞞兩種效果。掩飾是通過改變物體的外部形狀的方式達到與原贓物相區(qū)別,而避免被司法追繳的目的;隱瞞則是通過隱匿、謊稱等方式,在不改變外部形狀的情況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種不為人知的地點,避免被司法機關追繳。只要采取這兩類方法,達到了妨害司法活動的程度,則是本罪的客觀行為。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fā)放
2021-02-27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對保險財產(chǎn)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