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解雇怎么賠償?
疫情期間解雇的賠償方式是非法解除的情況之下,必須要進行經濟補償金兩倍的情況來進行補償,一般情況是工作滿一年,那么就支付兩個月工資,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二、疫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怎么處罰?
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的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在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可以按照尋釁滋事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在日常生活當中,實際上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員,他們因為勞動者處于弱勢的地位,所以就采取了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這樣的一種措施,尤其是在現在疫情非常嚴重的狀況之下,非法的解除勞動合同必然會受到懲罰,這是要以經濟賠償金為代價的。
疫情期間大量倒賣假口罩犯法嗎
受疫情的影響公司推遲發工資合法嗎
故意隱瞞疫情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多久
2021-01-02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