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解雇怎么賠償?
疫情期間解雇的賠償方式是非法解除的情況之下,必須要進行經濟補償金兩倍的情況來進行補償,一般情況是工作滿一年,那么就支付兩個月工資,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二、疫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怎么處罰?
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的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在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可以按照尋釁滋事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在日常生活當中,實際上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員,他們因為勞動者處于弱勢的地位,所以就采取了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這樣的一種措施,尤其是在現在疫情非常嚴重的狀況之下,非法的解除勞動合同必然會受到懲罰,這是要以經濟賠償金為代價的。
疫情期間大量倒賣假口罩犯法嗎
受疫情的影響公司推遲發工資合法嗎
故意隱瞞疫情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25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土地流轉有哪些
2020-12-21老宅基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