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是犯罪形態中的一種,而一般犯罪未遂都是出現在犯罪實行階段,是由于行為人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導致犯罪沒有實行完成。那么此時,對犯罪未遂是如何進行處罰呢?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包括哪些呢?
我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對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犯罪未遂要負刑事責任的根據就在于,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一具體犯罪構成要件客觀方面行為,這個行為具有侵害的犯罪客體即我國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犯罪未得逞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但不是行為人所追求的,而是行為人不能預料和阻止的,其行為人的犯罪惡意依然存在,沒有發生行為人所追求的危害結果,只是由于犯罪構成要件的不齊備。同時,犯罪未得逞也并不是沒有造成任何危害結果,甚至有的危害結果還很嚴重。因此,犯罪未遂的行為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所以我國刑法要追究其刑事責任。但對哪些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也應根據刑法第十條但書的規定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又由于我國刑法是以處罰既遂犯為原則,以處罰未遂犯為例外。因此,對于距離既遂犯還有一定差距的未遂犯在處罰上,考慮到其危害程度比既遂較輕而給予較輕之于既遂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了對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掌握的是對哪些犯罪情節惡劣、危害后果嚴重的未遂犯的處罰。其實關鍵問題在于正確理解該條規定的“可以”二字,從法學研究的角度出發,這“可以”二字實屬授權性規范,它是授權于人民法院對未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權利,并不是規定人民法院在對未遂犯進行處罰時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義務。因此,人民法院在對未遂犯科刑時,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對被告人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可以不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按照處罰既遂犯的原則進行處罰。從而就有效的解決了對哪些罪大惡極、危害后果嚴重的未遂犯的處罰問題。但是,決不能因為要給被告人科以重刑,而改變其犯罪性質的認定。否則就會造成執法上的混亂,法律的不統一實施,削弱法律的莊嚴。
對于犯罪未遂的犯罪人,我國法律給予的處罰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各位請注意,法條說的是可以,而不是應當。所以在實踐中,法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對未遂犯是否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有什么區別
共同犯罪未遂與中止的認定
入戶盜竊是否存在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