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是能夠對刑事犯罪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而現實中不少犯罪分子在犯罪后都有自首的行為。但想要從輕或減輕處罰,還需要對具體的自首行為先進行認定。那么你知道對交通肇事罪自首是怎么認定的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交通肇事罪存在自首情節的依據
刑法第六十七條對自首作出了明確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現說明罪犯的主觀罪過較之未自首者輕,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該制度對犯罪具有昭示作用,使其行為人產生趨向,從其立法意圖而言,主要是做到罰當其罪。刑法第六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從司法實踐看,交通肇事者對其行為后果并不存在故意,允許其適用從寬處理的量刑情節,可以起到鼓勵肇事者主動投案,悔過自新的效果,并有利于查清事實,分清責任,及時賠償受害者,保持社會穩定,這與法律的精神也是相符的。
需指出的是,自首屬于刑法范疇的制度,只適用于交通肇事已構成犯罪的情形中,而對于未構成犯罪的普通交通肇事行為,不存在自首的問題,肇事者主動投案并交待肇事行為則可在行政處罰時作為一項從輕處罰情節予以考慮。
二、司法實踐中,交通肇事罪自首情節的人認定
肇事者未逃逸的行為不應認定為自首,而應直接在第一法刑的量刑幅度內,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確定其應適用的刑罰。主要依據如下: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的,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該條法條中,第一檔法定刑適用于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未逃逸而聽候有關機關處理的情形,一旦逃逸,法定刑即升格為第二甚至第三檔。
從法律基礎理論上講,當過失行為開始只是造成較輕的后果,而且該較輕的結果有可能向著更嚴重的結果轉化時,行為人就有責任防止這一嚴重結果發生,如果行為人不履行作為義務,法律就應當對此在原有行為之外做出另一評價。
刑法規定“逃逸”加重處罰的目的不外乎兩個:
1、規勸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及時搶救受害人,以保護受害人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2、規勸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及時保護現場,及時向有關部門報案,以保證交通事故的有效處理。
因此,第一檔法定刑的規定已經體現出刑法對未逃逸而主動投案行為的肯定,體現了從寬處理的精神。在該類情形下,再將其視為自首,等于是對同一種行為進行了兩次的從寬處理,屬于刑法理論中的重復評價,違背了刑法設立不同法定刑的本意。
在交通肇事罪中對自首行為進行認定,對犯罪分子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按照法律的規定,此時是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的。不過由于對自首的認定是比較難的,多半需要由律師收集相關證據。要是你有需要的話,可以委托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
2020交通肇事和解協議書范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1-03-01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