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雙方因矛盾沖突發生爭斗,導致對方受傷甚至死亡,對于導致對方死亡的行為,有故意傷害致死和過失殺人,其中主要的判斷依據是主觀和客觀的不同,其次他們之間還有什么區別呢?本文中將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一、依其犯罪構成特征,我們可以明確區分兩罪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其相同點是:客觀上都發生了死亡的結果,行為人主觀上對死亡結果的發生都屬于過失心態,即不希望也不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死亡結果的發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2、其不同點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行為具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中則沒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
二、區分二者的關鍵點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
(一)何謂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
1,何謂他人身體健康?當前刑法界通說認為刑法意義上的傷害他人身體健康是指使他人的生理健康遭受實質的損害,包括破壞他人身體組織的完整性,以致健康受到傷害和雖不破壞身體組織的完整性,但使身體某一器官機能受到損害或者喪失兩種情形
2,所謂故意,是指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發生的一種主觀心理態度。而在具體案件中,判斷行為人主觀心理態度的根據只能是危害行為及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
(二)區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應根據具體案情從客觀到主觀進行判斷。
即從行為是否構成傷害行為再反推行為人是否具有傷害故意進行分析,具體來說,應結合以下客觀情況來加以判斷:
1、過失致人死亡一般除了致死的少數特定傷情外,少有其他身體上的傷害。而故意傷害一般都有明顯的身體受到傷害的傷情,反應出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主觀故意;
2、過失致人死亡中的行為一般發生在日常生活或勞動生產等場合,一般不具有非法性質。如家長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等;而故意傷害致死中的故意傷害行為本身則具有非法性,屬違法行為;
3、發生打擊行為時的環境,是在什么情況下引起打擊行為的,是因為日常瑣事還是尋機報復,要查清有否導致故意傷害的微觀環境。;
4、從打擊工具上分析其一般情況下是否足以傷害對方。手持鐵棒、刀等金屬器械,一般情況下是足以傷害對方;拳打腳踢,一般不足以傷害對方;
5、從打擊的力量頻率上,一般來說,力量越大,頻率越迅速,故意傷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6、從雙方的關系上,即行為人與被害人是素不相識、一般關系、親密無間還是冤家仇人,應區分不同的情況來正確判定是否有產生故意傷害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應特別注意的是,切勿忽視了未發生傷害結果(即輕傷或重傷)的客觀事實,把輕微損傷當成了傷害罪的傷害結果,把一般的毆打行為誤認為是傷害行為,把毆打的故意誤認為是傷害的故意。把所有“故意”毆打致人死亡的案件,都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由上面的信息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故意傷害致死和過失殺人有著本質的區別,故意傷害致死本質是惡意的行為,量刑嚴重,其刑法規定的起點是10年以上直至死刑。過失殺人量刑相對較輕,并且行為人主觀上并不存在故意傷害他人的故意。如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容,可咨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問題。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量刑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何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趙保明律師 男,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2014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獲刑法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趙律師熟悉刑法、訴訟法、民法、合同法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專業知識扎實,思維敏捷,辦案風格嚴謹,始終堅持“以合法方式讓當事人獲得最大利益,為建設法治社會而不懈努力”的辦案理念。 參與辦理的部分刑事案件包括:王某陽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陳某元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職務侵占罪、強迫交易罪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林某波涉嫌詐騙罪、盜竊罪案,林某威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取保候審),尹某沖涉嫌非法拘禁罪案(取保候審),陳某華涉嫌詐騙罪案(取保候審),張某金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案(緩刑),陳某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減輕處罰),宋某波涉嫌詐騙罪案,李某飛涉嫌行賄罪、受賄罪案、歐某沖涉嫌職務侵占罪案(取保候審),李某瑾涉嫌行賄、受賄罪案,湯某坤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案以及麥某畔涉嫌故意傷害罪案等刑事案件。 參與處理的部分民事案件包括:廣州市某醫院訴某公司合作合同糾紛案,余某兒合同糾紛再審案,陳某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陳某鳳房屋買賣合同糾
買完一手房可以退房的幾種情況
2021-02-12第三方原因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如何處理
2020-11-20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私營企業要求的最低人數是多少
2021-01-04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