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故意傷害罪與尋釁滋事罪難以界定,經常出現兩種罪名混淆使用的情形,要準確認定熊某和彭某所犯罪的罪名,首先要厘清故意傷害罪與尋釁滋事罪之間的區別,接下來律霸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
1、犯罪主體:兩罪的主體范圍不同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故意傷害罪的主體范圍較為特殊,包括十四周歲至十六周歲和十六周歲以上的兩類,前者主要為重傷承擔刑事責任,而后者則包括對輕傷和重傷都承擔刑事責任。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2、主觀方面:兩罪的故意內容不同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有使他人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故意。尋釁滋事罪的故意則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促使這種結果發生,其動機就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以達到滿足精神空虛的犯罪目的,故意傷害罪則無此動機和目的。
從犯罪行為方面看,尋釁滋事罪的起因通常是“無事生非”和隨意毆打他人,表現為無端生事和小題大做等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起因則“事出有因”。
3、客觀行為方面 :兩罪所侵害的對象不同
故意傷害罪所侵害的對象往往比較明確和特定的,一般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人,且在傷害行為實施之前往往有一個準備過程,行為人與被害人有一定的接觸或者交往,而且糾紛往往在傷害發生之前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導致矛盾激化,進而產生了行為人挑起事端,傷害對方,報復對方;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對象比較隨意、不特定的,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只是自己看不慣就惹是生非,尋求精神上的刺激來滿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在行為發生時大多是臨時起意的,對認識或素不相識的人無理無故進行毆打,是一種想打就打的流氓作風。
4、客體方面:兩罪所侵害的客體不同
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侵害的客體比較單一。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客體相對比較復雜,既侵害了社會公共秩序,即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包括公共場所秩序與非公共場所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有可能還侵害他人的身體健康權。
關于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小編主要從構成要件入手為大家詳細的區分了一下,這兩個犯罪,在主體、客體、主觀方面以及客觀方面都是有所差異的,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從上文進行了解。
涉嫌尋釁滋事罪關多久
尋釁滋事罪被判緩刑可以嗎?
尋釁滋事罪找律師辯護有用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