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妨害公務罪?? 虐待罪?? 重婚罪量刑標準?? 盜竊罪?? 綁架罪?? 虛假廣告罪?? 職務侵占罪?? 詐騙罪量刑標準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了社會公共秩序,是刑法打擊的對象。很多人對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認定方面感到困惑,為了解開大家的疑惑,小編特地為您整理了這篇文章,幫助您解決遇到的問題。
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認定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以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并與之相當的危險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主觀表現為故意。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是,該罪屬于行為犯,無論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都能夠成該罪。因此,刑法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司法實踐中很容易與其他罪名混淆。
1、該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區分兩者的標準是使用危險方法實施犯罪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使用的危險方法是殺人、傷人或毀壞公私財物,其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構成該罪;如果其行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定,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
2、該罪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1)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使用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但后者必須發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后果才構成犯罪;前者只要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即使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犯罪。
(2)主觀方面前者是犯罪的故意,后者由過失構成。在司法實踐中,對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的過失構成的上述犯罪難以區分。兩者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均已預見,并且都不希望結果發生。但前者雖不希望卻未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任何措施,而是心存僥幸任其發生,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均不違背行為人的意愿。后者行為人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相信具有可能防止結果發生的主、客觀條件,只是過高地估計和輕信了這些條件,才使得危害結果未能避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意愿。
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解釋
1、《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使用爆炸、投毒、設置電網等危險方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或者非法狩獵罪,同時構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2、《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1.06.04)
第十條邪教組織人員以自焚、自爆或者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規定定罪處罰。
3、《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患有突發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通過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其他的罪名相對比的方法,為您分析了該罪的認定。并且整理了相關司法解釋以供參考,更多相關知識請登錄律霸網站。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認定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中申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08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強拆后能否獲得安置拆遷補償了
2021-03-09房屋拆遷什么情形下視為同住人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