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羈押?? 拘留?? 非法拘禁?? 拘役?? 緩刑?? 故意殺人?? 逮捕?? 取保候審申請書?? 監外執行?? 社區矯正?? 假釋?? 死刑
不管是故意殺人罪還是過失之人死亡罪,此時出現的后果往往都是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此就讓不少人無法準確區分來這兩種犯罪。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到底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
其根本區別在于行為人主觀方面,前者以故意為其心理主觀狀態;后者為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最終發生了。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疏忽大意的過失具有兩個特點:(1)“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2)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根本反對的。其中第一個特點“沒有預見”是劃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與其他罪過形式的主要界限。
在確定行為人的認識標準時,應當首先根據行為人本身的智能水平確定,即根據行為人本身的主觀條件,包括知識程度、智力狀況、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但是,必須注意行為時的客觀情況的影響,才能準確地認定行為人當時是否應當、是否可能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日益復雜,人們承擔的認識義務會越來越廣泛,也會越來越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只有注意綜合分析主觀條件和客觀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罪過。
故意殺人罪是對死亡的結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過失致人死亡罪則對結果的發生持否定的態度。
二,量刑程度也不同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關于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律霸小編在上文中主要為大家總結了兩點,即定義不同、量刑處罰不同。但是很明顯的是,故意殺人罪中行為人的主觀心態是想要剝奪他人的生命,而過失致人死亡罪當中,行為人并不存在致他人死亡的故意,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江門律師。
故意殺人如何賠償受害人
哪些行為會犯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不能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