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大邑縣律師 ? 南溪區律師 ? 南康律師 ? 庫爾勒市律師 ? 竹溪縣律師 ? 武昌區律師 ? 雙橋區律師 ??
國家關于逃稅的規定是區別于避稅的,要正確理解逃稅就要區分兩者之間的概念。其中逃稅是企業或者是個人為了逃避國家的稅收不交或者是少交稅款。國家對于逃稅在刑法分則中規定為逃稅罪,刑法修正案七又對逃稅罪做出了新的規定。那刑法修正案七逃稅罪和刑法分則中的逃稅罪有什么區別,律霸的小編來告訴你。
一、逃稅罪
逃稅罪是指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或者因逃稅受到兩次行政處罰又逃稅的行為。
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 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較大的行為。
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 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 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 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 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2]
二、逃稅和避稅的區別
避稅和逃稅,雖然都是違反稅法的行為,但二者卻有明顯區別:
(1)兩者的概念不同
避稅是指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處,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減輕繳納稅款的目的的行為,其后果是造成國家收入的直接損失,擴大了利用外資的代價,破壞了公平、合理的稅收原則,使得國家社會的收入和分配發生扭曲;逃稅是指納稅人故意不遵守稅法規定,不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廣義上逃稅還包括納稅人因疏忽或過失沒有履行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的行為。
(2)適用的法律不同
避稅適用涉外經濟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后者僅適用國內的稅法規范。(3)適用的對象不同,前者針對外商投資、獨資、合作等企業、個人;后者僅為國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4)各自行為方式不同
前者是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減輕納稅的目的的行為;后者則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納稅到期前,有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其他財產及收入的行為,達到逃避納稅的義務。一般情況下不構成犯罪,情節嚴重的構成偷稅罪,采用暴力等手段拒交稅款的可構成抗稅罪。
三、刑法修正案七關于逃稅的規定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四、刑法修正案七修改逃稅罪的原因
1997年刑法在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中對偷稅罪道德構成要件和處罰作了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在立法調研過程中,公、檢、法機關和國家稅務總局反映,刑法關于偷稅罪的規定在實踐中遇到了以下問題:
偷稅行為表述過于復雜,執法實踐中引起理解分歧。在實際執行中,對構成偷稅罪是要求具備上述所有條件,還是只要具備其中一個條件,特別是“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是構成偷稅罪的一種獨立的行為還是構成偷稅罪的一個必備條件在理論和實踐中常常理解不一,分歧很大。另外,條文所列舉的偷稅手段是否已經完全,納稅人如果采用條文未列舉的手段偷稅是否構成犯罪也常被提出來。
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偷稅罪數額標準太低。隨著經濟的發展,納稅人的收入日益增長,如果嚴格按照刑法規定的偷稅罪的標準執行,打擊面越來越大。針對上述情況,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1月4日《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偷稅罪的起刑數額提高至五萬元,明確規定“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據了解,一些省、市公、檢、法機關聯合下文,規定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的,可以不定罪。
兩個量刑檔次之間出現了兩個空檔。根據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實踐中對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但超過十萬元的,或者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不滿十萬元的,司法機關對此類行為應如何處理,應否定罪,如果定罪如何處罰?常常引起爭論。
公安和稅務稽查部門查處偷稅案件的工作交叉,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偷稅罪修改之前,對于企業涉嫌偷稅的案件,稅務稽查部門和公安經偵部門都有權到企業去查。中國老百姓傳統的看法是,如果警察到哪家企業去調查犯罪,這個企業恐怕是真有問題了。公安機關在所舉報偷稅行為是否存在、是否構成犯罪還不清楚的情況下,就介入對企業或個體經營者偵查,不可避免地會對企業或個體經營者的信譽、生產經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
偷稅罪規定的負作用大。按照規定,一個企業如偷稅達到一定數額、比例,一旦發現,不管企業是否積極補繳稅款和滯納金,接受罰款,都會定罪。這可能導致企業破產,工人下崗需要重新安置,企業老總因為偷稅被判刑。很顯然,這種處理方式無論對國家、社會、企業和本人都無好處,也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五、借鑒國外經驗,對偷稅罪進行再認識
我國刑法所稱“偷稅”,在外國刑法里稱為“逃稅”,英文是Tax Evasion,是指公民逃避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我們習慣上把這類行為稱為“偷稅”,主要是傳統上認為,無論公司還是個人,如果逃避給國家繳稅,就如同小偷到國庫里偷東西一樣可恨。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如果說一個人逃稅給國家少繳了1000元的稅,就說他到國庫里偷了1000元,顯然是不妥的。逃稅與偷毫不相干。納稅是納稅人從自己的合法收入里拿出一部分交給國家,履行公民的納稅義務。這其實涉及的是個人與國家的利益分配問題,而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偷竊行為。相對于其他違法犯罪行為,逃稅在各國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行為。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概念與國外大多數國家有很大不同:同樣是刑法禁止的行為,我國對經濟犯罪、財產犯罪要求達到一定數額才構成犯罪,否則只是違法行為;而外國則無具體數額的要求,只要實施了刑法禁止的行為,不論數額多少,理論上都構成犯罪。即便如此,對于逃稅行為,大多數國家也不是一經查出有逃稅行為就定罪,而是對逃稅行為大多采取了一種區別于其他普通犯罪的特別處理方式:即對逃稅行為往往查得嚴,民事罰款多,真正定罪的很少。美國每年因逃稅造成的稅收損失約3000多億美元,對涉及逃稅行為進行民事處罰(罰款)的案件2007年有近2500萬件,真正判刑的只有1112人。
中外的稅收實踐已經證明,單憑定罪處罰的威懾力并不能有效解決逃稅問題,而加強稅收監管并建立可供社會公眾查閱的單位和個人的誠信記錄檔案,對促使公民自覺履行納稅義務能起到更為有效的作用。在一個注重誠信記錄的社會環境里,不認真履行納稅義務的企業和個人由于其不佳的誠信記錄,與誠信記錄好的企業、個人相比,將不可避免地會在獲得銀行貸款、參加招投標、簽訂履行合同等經濟、社會活動中處于反差鮮明的劣勢地位,有時甚至會將企業逼到處處碰壁的絕境。這種無形的威懾力在促使企業、個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上,遠比定罪處罰作用大得多。
通過對國家自身的發展和吸收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對逃稅罪的處理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維護稅收征收和管理的秩序,為了促使納稅義務人已發積極履行納稅義務。故把刑法修正案七逃稅罪中偷稅改為了逃稅,在名詞意義上改變了罪狀表述,在更大意義上體現出了這個罪名的價值,也是刑法適應發展需求的階段性體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最新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羈押逃犯怎么計算拘留時間
2021-01-11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婚姻法調整哪些法律關系
2021-01-24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