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民勤縣律師 ? 長子縣律師 ? 陽原縣律師 ? 海曙區律師 ? 高陽縣律師 ? 永年縣律師 ? 古浪縣律師 ??
現如今,隨著科技與網絡越來越快速的發展,個人信息遭到泄露的事件也頻頻發生。我國規定了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但如果情節比較輕微,雖然不會構成犯罪但會受到行政處罰。律霸小編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行政處罰規定。
一、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行政處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怎么認定?
(一)公民個人信息
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實名注冊的手機號碼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則應該: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雖然我國法律對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人員有相關的處罰規定,但事實上,金額小,影響也較小的泄露行為很難被發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個人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對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不能隨意在網絡上填寫,以免遭受損失。
派出所泄露個人信息構成什么罪
商家泄露個人信息導致經濟損失怎么處理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如何寫法律意見書
2021-01-10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