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建鄴區律師 ? 黃巖區律師 ? 梁子湖區律師 ? 汪清縣律師 ? 長島縣律師 ? 金東區律師 ? 清城區律師 ??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快速普及,網絡上言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就為網絡謠言尤其是微信謠言提供了便利條件。正是鑒于目前網絡謠言的泛濫,國家在立法層面已經將這種行為明確規定為犯罪。同時,相關的司法解釋也已經出臺,使得微信謠言入罪更有可操作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刑法修正案九關于微信謠言的新規定。
一、刑法修正案九關于微信謠言的新規定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增加一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立法背景
當前,諸如微博、微信、論壇等網絡社交平臺上的虛假信息屢見不鮮,其中不乏一些“貧困求捐款”、“幫忙找孩子”等看似傳遞正能量的文章,卻有可能暗藏詐騙電話。然而,網友跟風、盲目轉發則容易進一步擴大虛假信息的傳播。此次修訂案出臺,“網絡造謠”等行為要負刑事責任,這也是對“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最好詮釋。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運營經理尹雪賡表示,在以往因謠言獲刑的案件中,大多是“非法經營罪”“擾亂公共秩序罪”等罪名,并沒有專門針對網絡傳播虛假信息行為的法條。此次調整,既讓相關判決更有依據,也可以減少判決上的爭議。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胡鋼表示,如若在網絡這種公共場合散布虛假信息,可能涉及多種罪名,包括即將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利用信息網絡散布虛假警情等信息,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僅僅是行政責任或者簡單民事賠償責任。
三、學者評價
知名法學專家、杭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徐宗新認為,新法明確了在網絡上傳播4類不實信息,造成嚴重后果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次刑九新法對網絡造謠、傳謠行為設立了法律高壓線,給網絡行為劃上了一道“硬杠”,使廣大網民對法律心存敬畏。
徐宗新說,在網絡上傳播信息有別于個人之間的談話或者在一般性公開場合發表的意見,網絡面對的是億萬網民,一旦出現謠言,起到的惡劣影響是無法估計的。 “所以網友在發布一條信息前,一定要事先進行考證,即使在傳播前不知道信息的真偽,一旦傳播后造成嚴重后果,也算是間接故意,也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浙江工業大學客座教授胡瑞江則認為,此條的適用也應防止刑法濫用的情況。“此條有個兜底條款,便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也就是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達到怎樣的情節屬于嚴重擾亂,怎樣的結果屬于造成嚴重結果,后續可能需要司法解釋予以進一步明確。”
上面就是對于刑法修正案九關于微信謠言的新規定。正是因為法律修改之前,在微信上散布謠言的犯罪人,最后存在難以定罪的問題,最新的修正案才將這種行為單獨規定為犯罪。以此警示犯罪分子不要散布謠言,否則將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如何認定在微信上散布謠言的行為的嚴重程度等,還需要根據司法解釋的細化規定進行理解和判斷。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刑法修正案九受賄罪司法解釋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2020對刑法修正案九解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農村征地拆遷款都包括哪幾項,補償屬于誰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