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無論是否構成犯罪,這樣的行為都是擾亂了國家金融秩序,侵犯了公私財產的。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若集資詐騙涉及的數額達到了較大標準的話,那么就會構成《刑法》中規定的集資詐騙罪,并且之后的量刑也會考慮到詐騙數額。那現實中,我們該如何認定集資詐騙數額呢?以下是對這個問題做出的解答。
一、如何認定集資詐騙數額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詐騙犯罪通常會涉及三種不同的數額。
1、詐騙犯罪行為所指向的數額,
2、受害人由于受騙而實際損失的數額,
3、行為人實際占有的數額。
同時,詐騙罪又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因此,行為特征上同時表現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對集資詐騙罪,當被害人的損失數與行為人的占有數不一致時,應當優先以行為人的占有數為定罪、量刑依據,兩種結果之間的差額可以作為量刑時的酌定情節參考;在未遂情況下,如果有損失數,應當以損失數為依據,沒有損失數時,可以以行為指向的數額為依據。
二、集資詐騙與一般集資行為的區別
1、考察行為人的目的,即考察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正常合法的集資行為,無論是否發生集資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簽訂集資合同時,主觀上均不存在無償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或目的;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則在主觀上有占有他人集資款或物的故意,其與他人簽訂集資合同并不是為了履行合同,而只是作為一種詐騙的手段,因為在簽訂集資合同時,行為人已經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2、考察行為人履行集資合同的能力和誠意。一般而言,正常合法的集資行為當事人,對集資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在客觀上有完全履行能力或部分履行能力,且在主觀上有履行的誠意并作了一定的努力;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則根本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也不會為合同的履行作任何努力。
關于集資詐騙的數額問題,實踐中可能會涉及到三種不同的情況,就包括詐騙犯罪行為所指向的數額、受害人由于受騙而實際損失的數額以及行為人實際占有的數額。嚴格來說集資詐騙也屬于詐騙犯罪當中的一種,因此在對數額進行認定的時候,就有可能面臨這三種不同的情況。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班公司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2021-02-27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