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享有隱私權,他人不得干涉、窺探、泄露和傳播,如果侵犯他人隱私權的,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偷窺行為一般不會觸犯刑法,但依情節嚴重程度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和承擔民事責任。那么,侵犯隱私權的偷窺責任有哪些?今天,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行政處罰
(一)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九條: 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二)《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1、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三)《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可見,偷窺行為在偷窺到他人隱私之時會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民事責任
按照民法通則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為:一個是停止侵害。就是當加害人正在實施侵害的時候,受害人可以依法請求停止侵害。第二個是賠禮道歉。也就是加害人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向受害人進行道歉,取得諒解。第三就是賠償損失。這里面的賠償損失主要指的是非財產損害賠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精神損害賠償。
在我國成文法律中,沒有一部法律有明確的隱私權保護內容,僅僅在司法實踐中,遇到隱私權問題時,司法解釋予以規定,以名譽權的名義來保護隱私權。具體侵害行為有:
(一)侵入侵擾
私自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的行為。
(二)監聽監視
私自對他人的行蹤及住宅、居所等進行監聽、監視,安裝竊聽裝置或者攝像設備等行為。
(三)窺視
故意窺視他人居住,利用望遠鏡或者其他設備偷看他人私生活的行為。
(四)刺探
調查刺探他人的通信或者其他私人文件的內容,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的性生活,非法刺探調查他人的財產狀況等隱私資料的行為。
(五)搜查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或者財物的行為。
(六)披露、公開或宣揚
非法披露、公開或宣揚他人的隱私資料,如他人的個人數據、婚戀史、受害記錄、疾病史、財產狀況等都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因此,偷窺已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在何種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法律規定不明確。最高法院公布的上述兩個司法解釋對隱私權方面的規定不一致。《意見》第140條:“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該規定明確了在侵害人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造成一定影響,達到損害他人名譽時,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解釋》第1條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顯然上述兩個司法解釋對法院在何種情況下受理侵犯隱私權案件的規定不一致。《意見》的規定是只有當隱私權與名譽權竟合時才受理隱私權案件,也就是說,只有在侵犯隱私權達到損害他人名譽時法院才有權啟動審判程序保護受害人的隱私權。
而《解釋》則規定:只要侵害人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受害人只要以侵權為由起訴,不論是否構成對受害人名譽權的侵害,法院均應予以立案。
目前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將《意見》與《解釋》結合起來認定侵犯隱私權案件,但《解釋》的內容少,也過于原則,故目前許多法院主要是按《意見》處理涉及隱私權的案件。
我國現有法律利用通過保護名譽權去間接保護隱私權,因此,當名譽權受到侵害時,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和第134 條,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三、內部處理
依據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一般來說,偷窺這種不道德行為都是被各大高校命令禁止或約定俗成禁止的,偷窺行為應當屬于上述情況中的“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學校方面可進行單方面解除合同并無需給予經濟補償金。
四、社會譴責
偷窺行為不同于殺人放火等行為,其性質更能反應一個人的性格的扭曲面,心里的變態面,被大眾很難接受。而老師作為一個德高望重世人尊敬的群體,如果不顧師德偷窺學生,不僅與道德相違背,更是給老師這個神圣的職業抹黑,更加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為世人不齒。當事人不但自己身敗名裂眾叛親離,更會使家人蒙羞,暴露在大眾的指責當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這些隱私一般都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但是在一不小心的情況下,被別人偷窺了,那他就需要承擔一定的偷窺責任。律霸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您不小心被別人偷窺了,一定要報警,讓他承擔相應的責任。
學校侵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醫療過錯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