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guī),欠繳應納稅款,并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如果數(shù)額較大,就有可能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那么具體來說要怎么認定逃避追繳欠稅罪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怎么認定逃避追繳欠稅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制度和國家的財產所有權。
2、客觀方面
逃避追繳欠稅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必須具有違反稅收法規(guī),欠繳應納稅款,并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具體包括四個要件:
(1)必須有欠稅的事實。欠稅事實是該罪賴以成立的前提要件,如果行為人不欠稅,就談不上追繳,無追繳也就談不上逃避追繳。欠稅是指納稅單位或個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繳納、拖欠稅款的行為。在認定行為是否“欠稅”時,必須查明其欠稅行為是否已過法定期限,只有超過了法定的納稅期限,其欠稅行為才是逃避追繳欠稅罪所要求的“欠稅”事實。
(2)行為人必須有實際的逃避行為。這是該罪能否成立的關鍵所在,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逃避行為是專指轉移財產和隱匿財產,如轉移開戶行、提走存款、運走商品、隱匿存貨等,如果不是將財產轉移或隱匿,而是欠稅人本人逃匿起來、則不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此處必須明確,行為人實施的“逃避”行為要與“欠稅”行為存在著必然因果聯(lián)系,即“逃避”就是為了“欠稅”。至于孰先孰后,并不十分重要。
(3)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這是行為人的犯罪目的,也是逃避追繳欠稅罪所要求的客觀結果。稅收實踐中的欠稅是時常發(fā)生的,對于擁有納稅能力而故意欠稅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27條,稅務機關可采取強制措施,如通過銀行從其帳戶上扣繳稅款,或扣押、查封、拍賣其財產抵繳稅款。所以,只要欠稅人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資金和財產,所欠稅款是可以追繳的;但如行為人將資金和財產轉移、隱匿,所欠稅款就難以追繳,給國家造成損失。所以逃避追繳欠稅罪是結果犯,只有造成“欠稅無法追繳”的事實,才能成立該罪既遂,如果行為人盡管采取了逃避的行為,但其轉移或隱鍍的財產最終還是被稅務機關追回,彌補了稅款,則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未遂形態(tài)。
(4)無法追繳的人稅數(shù)額需達法定的量刑標準,即1萬元以上。該罪是結果犯,如果不足1萬元,即便具備前述要素,也不構成犯罪,這里的數(shù)額指稅務機關無法追回的欠稅數(shù)額,亦即國家稅款的損失數(shù)額,而非行為人轉移或隱匿的財產數(shù)額,也不是行為人的實際欠稅數(shù)額。無法追繳的欠稅達不到法定數(shù)額的,由稅務部門依法作行政處罰。
3、主體要件
法律規(guī)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4、主觀要件
逃避追繳欠稅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繳納應繳納款而非法獲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不僅表現(xiàn)為其對欠款應納稅款的事實是明知的,還表現(xiàn)為行為人為達到最終逃避納稅的目的而故意轉移或者隱匿財產,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其欠繳的稅款。
二、逃避追繳欠稅罪如何量刑
1、稅款數(shù)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數(shù)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2、單位犯逃避欠稅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1條的規(guī)定處罰。
3、觸犯本罪,被判處罰金、沒收財產的,在執(zhí)行前,應當先由稅務機關追繳稅款和所騙取的出口退稅款。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20條規(guī)定,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近期繳納稅款的,經縣以上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延期繳納,但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這是因合法理由欠稅,在認定欠稅的時候需要注意。被控逃避追繳欠稅罪,一定要請專業(yè)的刑辯律師介入,正確確定欠稅的事實和數(shù)額以及逃避的具體情況,幫助你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什么樣的醉駕不能認定為刑事犯罪?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歡歡,山東眾成清泰(聊城)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聊城市人民政府信訪處值班律師。2018年通過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自2019年從事律師行業(yè)以來,參與辦理了多起民事及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擅長領域: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婚姻家庭糾紛、交通事故糾紛、侵權糾紛、債權債務糾紛、常年法律顧問等。自執(zhí)業(yè)以來,始終恪守“專業(yè)誠信、盡職盡責”的執(zhí)業(yè)理念,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優(yōu)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贏得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司法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1-01-14外資企業(yè)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企業(yè)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guī)則有哪些
2021-03-20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xiàn)形式?
2021-01-06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失業(yè)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yè)可以領嗎
2020-12-03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