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犯罪分子越來越猖狂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那是他們知道就算當他們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都會通過某些為國家工作的朋友來逃脫自己所要面臨的懲罰,通過內部人員所透露的消息來巧妙的躲開公安機關的追查。對此,法律制定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來規范那些知法犯法的惡徒。
一、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處罰
(刑法第417條)
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司法及公安、國家安全、海關、稅務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向犯罪分子泄漏有關部門查禁犯罪活動的部署、人員、措施、時間、地點等情況的;
2.向犯罪分子提供錢物、交通工具、通訊設備、隱藏處所等便利條件的;
3.向犯罪分子泄漏案情的;
4.幫助、示意犯罪分子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翻供的;
5.其他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
客體
1、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潛逃在外,尚未抓獲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的犯罪分子。
客觀方面
2、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
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的行為可能發生在犯罪分子被發現后,也可能發生在犯罪分子被發現前。所謂通風報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關查禁犯罪活動的情況、信息,如查禁的時間、地點、人員、方案、計劃、部署等。其既可以當面口述,又可以通過電話、電報、傳真、書信等方式告知,還可以通過第三人轉告。所謂提供便利條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住處等隱藏處所;提供錢、物、交通工具、證件資助其逃跑;或者指點迷津,協助其串供、隱匿、毀滅、偽造、篡改證據,等等。無論其提供便利的方式如何,其目的則只有一個,即幫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即免受刑事追究或者其他處罰如行政處罰。
行為人實施上述行為必須是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動的職責便利,不論行為的結果如何,只要行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動的職責便利條件,實施了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即構成犯罪。情節是否嚴重,只是量刑輕重問題。
主體
3、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只能是負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上述人員不能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主體。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指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此外,各級黨委、政府機關中主管查禁犯罪活動的人員也包括在內。
主觀方面
4、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要求行為人必須出于故意才能構成。行為人明知其為犯罪分子處于查禁之列,仍然向其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目的在于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至于行為人主觀上出于何種動機,是出于惻隱之心還是基于親朋關系等,在此不問。如果不知是犯罪分子,無意透露消息提供便利的,不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但是一旦發現是犯罪分子仍然為其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其逃避處罰的,則應以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論處。
三、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認定
1、行為人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其中內容如屬國家秘密,則又觸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屬牽連犯罪,對之應當擇一重罪從重處罰。
2、行為人如果與犯罪分子事先通謀,出于共同故意而在事后幫助的,又會觸犯所實施的犯罪,這時屬牽連犯罪,對之應擇一重罪從重處罰,即所實施的共同犯罪比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處罰重,如走私犯罪,對之則應以共犯論處,反之就應以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治罪。
四、立案標準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為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向犯罪分子及其親屬泄漏有關部門查禁犯罪活動的部署、人員、措施、時間、地點等情況的;
2、為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向犯罪分子及其親屬提供交通工具、通訊設備、隱藏處所等便利條件的;
3、為使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向犯罪分子及其親屬泄漏案情,幫助、指示其隱匿、毀滅、偽造證據及串供、翻供的;
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行為人的行為具有以上情形,即應對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上文詳細講述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的內容,對于知法犯法的政府機關人員作出以上行為的法律必定嚴懲不貸,不論是對相應的客觀還是主觀方面,一經查明,必會追究其刑事責任,只要目的是通知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就算是一句簡單的通風報信的話,也不會讓你躲過法律的制裁。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公務員放高利貸違法嗎?會受到什么處罰?
?受賄罪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債務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2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