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并且已經登記結婚的男女雙方,有互相扶樣的義務,對于那些遺棄患病等造成的沒有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會構成遺棄夫妻罪,此種行為是已經觸犯了刑事法律規范,此時,夫妻間的遺棄罪如何處罰?
一、什么是夫妻遺棄罪
本罪在夫妻遺棄罪的構成要件客觀方面表現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 遺棄罪
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法律上的扶養義務是: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根據上述規定,對于法律不負有扶養義務的遠親屬拒絕扶養的,不應認為是遺棄行為。但是,按照立法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具有以下情形的,應認為負有撫養的權利義務關系:由法律上不負有撫養義務的人撫養成人的人,對撫養人應負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二、遺棄罪判幾年?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什么情況下會構成遺棄罪?
構成遺棄罪,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分別是: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
(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
(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法律上的扶養義務是: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相教育的義務;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均與生父母與其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相同,但是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其生父母應負擔子女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兄姐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無力扶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根據上述規定,對于法律不負有扶養義務的遠親屬拒絕扶養的,不應認為是遺棄行為。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
只發生在對方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的民事行為能力喪失的情形,也即并不是所有遺棄夫妻另一方的行為,都會構成夫妻間的遺棄罪的。在滿足遺棄罪的構成要件之后,人民法院會根據遺棄的行為給對方在才的損害,進行量刑。
遺棄罪怎么判刑?
遺棄罪立案需要什么條件?
遺棄罪是自訴案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偵查的程序
2021-02-20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2020城市房屋拆遷院落空地不補償真的嗎
2020-12-16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