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挪用公款罪是利用職務將國家財產歸為自己用,而挪用特定款物罪很少人知道。挪用特定款物罪一般是公務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將國家救災或者扶貧物資挪為單位用。挪用特定款物罪主體一般是什么人?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為大家解答疑惑。
一、挪用特定款物罪主體和目的、侵犯對象
1、國家工作人員和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人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體是經手、管理特定款物的工作人員,也就是對特定款物有調撥、保管、分配、使用的直接責任人員。
2、他人進行非法活動、營利活動;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是為了單位另行使用。將特定款物用于改建樓堂館所等。如將特定款物歸個人使用,侵犯了國家對公共財產的使用、處分權;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體室國家財經管理制度及國家對特定款物的管理權。
3、本罪侵犯的對象,只能是國家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的特定款物,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國家預算安排的民政事業費,又包括臨時調撥的救災、搶險、防汛等款物以及由國家募捐的救災、救濟款物。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救災款應重點用于災情嚴重地區自力無法克服生活困唯的災民,不得平均分配和發放。搶險、防汛款用于購買搶險、防汛的物資、通訊器材、設備和其他有關開支。優撫款主要用于烈屬、軍屬、殘廢軍人等的撫恤、生活補助,以及療養、安置等。救濟款主要用于農村中由集體供給、補助后生活仍有困難的五保戶、貧困戶的生活救濟;城鎮居民中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老、殘、幼和無固定職業、無固定收人的貧困戶的生活救濟;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散居歸僑、外僑以及其他人員的生活困難救濟等。為了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等方面的需要,國家臨時調撥、募捐或者用上述專款購置的食品、被服、藥品、器材設備以及其他物資,也屬于作為本罪對象的特定專用物資。特定款物不得挪作他用,也不得混用。挪用其他款物,即使是專用款物,如教育經費,也不能構成本罪。
二、挪用特定款物罪與挪用公款罪的區別
挪用公款罪是指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了挪用公款數額較大的行為;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現為行為人將自己保管或經手的特定款物,未經批準,擅自調撥,用于其他方面。實施挪用特定款物,情節嚴重,挪用數額巨大,影響惡劣,這種挪用行為無論是用于非法用途還是合法用途,都構成挪用。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款;僅限于貨幣資金,既國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貨款資金,也包括由國家和集體管理使用,儲存等私人所有的貨幣。不包括物資。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對象是特定的,是用于救災、搶險、防汛、扶貧、優撫、移民、救濟的款物,這些特定款物必須專用,既可以是錢,也可以是物。挪用公款罪處罰分為三個檔次,犯本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情節嚴重”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造成政治上的影響和經濟上重大的損失,“不退還”是指主觀上不想還,也包括客觀上不能還。挪用特定款物罪,必須是情節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才夠成犯罪,情節嚴重主要是數額較大,挪用特別重要緊急的上述款物,造成極壞的影響。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體一般是國家工作人員,主體是經手、管理特定款物的工作人員,也就是對特定款物有調撥、保管、分配、使用的直接責任人員。他們的挪用對國家財產造成損失。挪用特定款物罪主體一般是什么人?以上就是小編對問題的回答。
挪用資金罪管轄主體是誰,挪用資金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挪用“小金庫”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犯罪問題探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