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假幣,我國公民都知道,制造假幣肯定是一種違反國家規定的一種行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有人制造假幣,也有一部分犯罪分子在明知道是假幣的情況下,仍然對假幣進行出售或者使用。這種行為是我國法律法規絕對不允許的,那么,出售假幣罪的處罰是如何規定的?
一、出售假幣罪的處罰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至十萬元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處二至二十萬元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至五十萬元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認定標準
(一)一般來說,行為人明知是假幣而持有,數額較大,根據現有證據不能認定行為人是為了進行其他假幣犯罪的,以持有假幣罪定罪處罰;如果有證據證明其持有的假幣已構成其他假幣犯罪的,應當以其他假幣犯罪定罪處罰。
(二)關于收藏為目的的持有假幣以單純收藏為目的而持有假幣的行為,是否成立持有假幣罪?或者說,應否將“以使用為目的”作為持有假幣罪的主觀要件?通說認為,由于刑法并沒有要求出于使用目的而持有,假幣應屬于違禁品,禁止個人收藏,行為人收藏數額較大的假幣也會侵犯貨幣的公共信用,故只要明知是假幣而持有并達到數額較大要求的,就應以持有假幣罪論處,但量刑時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三)根據司法解釋,行為人購買假幣后使用,構成犯罪的,以購買假幣罪定罪,從重處罰,不另認定為使用假幣罪;但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構成犯罪,同時有使用假幣行為的,應當實行數罪并罰。
三、關于假幣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9.8 法釋[2000]26號)第五條 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七條 本解釋所稱“貨幣”是指可在國內市場流通或者兌換的人民幣和境外貨幣。
貨幣面額應當以人民幣計算,其他幣種以案發時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公布的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2001.5:
持有、使用假幣案(刑法第172條) 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刑法當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如果當事人銷售假幣,使用量達到4000元的話,我國法院就會依法進行追訴。會根據銷售假幣金額的具體數額,對當事人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罰,如果情節嚴重的話,當事人可能會面臨無期徒刑的刑事責任。
開發商私自抵押已經出售的房屋是否構成惡意違約?
小區的停車位能夠對外出售嗎?
在ATM機上取到假幣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是否可以延長
2020-12-10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公證處以外的人員能兼任公證員職務嗎
2020-11-24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