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根據行為人主觀心態的不同,具體可以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而其中過失犯罪又被稱之為犯罪過失。按照《刑法》中的規定,構成過失犯罪的處罰是要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輕的,那從法律角度來看,到底什么是犯罪過失呢?本文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犯罪過失
根據刑法第15條第1款的規定,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狀態。
犯罪過失的心理態度表現出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實際認識與認識能力相分離,即行為人雖然有能力、有條件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行為人事實上沒有認識到,或者雖然認識到,但錯誤地認為可以避免這種危害結果發生;
二是主觀愿望與實際結果相分離,即行為人主觀上并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但由于其錯誤認識而導致了偏離其主觀愿望的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犯罪過失的內容有哪些
犯罪過失包括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犯罪過失的認識因素
犯罪過失的認識因素是犯罪過失成立的前提,行為人在當時條件下具備認識發生危害結果的能力,但由于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因而對危害結果的發生缺乏認識;或者雖然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但由于過高估計了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有利條件,實際上仍然是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不管是疏忽大意的過失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在實質上都是缺乏認識的。如果真正認識到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行為人是不會決意實施其行為的。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說,行為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意識。
(二)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
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是行為人雖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但未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注意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所以犯罪過失的本質在于行為人違反了注意義務。
根據法律規定,一般把犯罪過失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疏忽大意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疏忽大意的過失具有以下兩個特征:
(1)行為人沒有預見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疏忽大意的過失是一種無認識的過失,這種無認識的表現就是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沒有想到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對危害結果的未能認識,是構成疏忽大意過失的前提。
(2)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在行為時有能力而且有義務預見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
應當預見是預見義務與預見能力的統一。預見義務是指法律、職務、業務或社會共同生活規則所賦予的人們實施一定的行為時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責任。預見能力是指在行為當時的條件下,根據行為人情況,行為人有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
2、過于自信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過于自信的過失具有以下兩個特征:
(1)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過于自信的過失屬于有認識的過失,行為人對可能發生危害結果有所預見,是構成這種過失的認識因素。
(2)行為人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所謂輕信,是指行為人過高估計了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自身條件或客觀有利因素。因此,在主觀意志上,過于自信的過失的行為人不僅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而且危害結果的發生是違背其主觀意愿的。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在對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有所預見以及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但兩者有兩點重要區別。一是認識因素上的區別。間接故意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具有比較清楚、現實的認識;而過于自信過失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現實性則認識不足。二是意志因素上的區別。危害結果的發生并不違背間接故意行為人的意愿;而過于自信過失的行為人則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排斥、反對態度。因此,過于自信過失的主觀惡性要小于間接故意。
《刑法》中規定的大部分犯罪其實都是屬于故意犯罪,因此對罪犯的處罰也是相對比較輕的。同時,那種明確規定為故意犯罪的,若行為人是過失實施了對應行為的話,這種情況下是不能認定構成犯罪的。關于犯罪過失的相關內容,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例的分析
2020-12-30無期徒刑要一輩子待在監獄里面嗎
2021-01-28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