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看到學生被毆打而不管不問,母親看到孩子將要掉進水里而不去阻攔,這些情況如果造成嚴重的后果則構成不作為犯罪。到底什么是不作為犯罪?而法律中規定的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都有哪些,要是你不清楚的話,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不作為犯罪
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法律直接規定,負有法定義務而拒絕履行,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違反法律直接規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規定的罪名,才構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則:“法無規定不為罪”,嚴禁“類推”。以《刑法》確定罪名為準。(二)負有法定義務。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三)拒絕履行的行為。是指能夠有條件作為,而拒絕履行作為的行為。(四)要達到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不作為是相對于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并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簡單概括不作為犯罪,用六個字簡述就是應為、能為、不為。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則具有隱蔽性、消極性、間接性和違法性等。
二、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有哪些
之所以要求行為人對其身體相對靜止的消極、無為狀態承擔刑事責任,關鍵就在于行為人此時負有積極實施特定行為的義務,應為能為而不為,即違反了作為義務。根據我國刑法學基本理論,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明文規定的積極作為義務: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指由其它法律規定并由刑法加以認可的義務,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等。如果只由其他法律規定,而未被刑法認可,則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此外,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必須是具體的義務,憲法中所規定的義務屬于一般性的抽象義務,有待于各具體法規的確認和細化,一般不適合直接作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前提。
2、職業或者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它是指一定的主體由于擔任某項或者從事某種業務而依法被要求履行的一定作為義務。該類型的作為義務有的規定在法律法規中,也有的規定在具體行業的相關規章制度中。應當注意的是,行為人只有在具有職業或者業務身份的情況下,才具有相關的作為義務。也就是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才能構成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
3、法律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法律行為如合同行為等,引起一個積極作為的義務(行為人通過合同行為自我創設一個積極作為義務),行為人有義務履行。而一般情況下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所規定的一定的義務,只產生違約的法律后果,并不會產生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只有在合同一方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給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嚴重侵害的情況下,這一作為義務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
4、先行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先行行為作為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是由德國刑法學家斯特貝爾首倡的,1884年的德國判例首次確認了先行行為與法律,契約同樣是作為義務的來源。我國刑法界的通說認為先行行為只要足以產生某種危險,就可以成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而不必要求先行行為具有違法的性質。
而不作為犯罪只是少部分。但即使是不作為犯罪也是構成了犯罪的,因此也是要按照構成的罪名,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當然,法律中也對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各位可以通過上文進行了解。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哪些犯罪可能被判無期徒刑?
刑事犯罪追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向法院表示要放棄繼承的,是否要做筆錄
2020-11-14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