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和諧安詳的社會可能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交易與犯罪,比如非法轉讓武器裝備,那么關于非法轉讓武器裝備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呢,為了防止誤入歧途,下面就跟著小編從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主體要件,主觀要件四方面深入解析一下吧。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武器裝備的管理、使用制度。所謂武器裝備,是指用于殺傷敵人和破壞敵人作戰設施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設備,如槍、炮、彈藥、戰車、飛機、艦艇、化學武器、核武器和偵察、通訊、工程、防化、防空技術設備等。武器裝備的完好程度直接關系到鄰隊戰斗力的強弱。
武器裝備是部隊戰斗力的主要物質基礎,加強武器裝備的管理,制止各種危害武器裝備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保證武器裝備隨時在編在位,是鞏固部隊戰斗力的客觀需要。近年來,中央軍委和解放軍各總部頒布施行了一系列涉及武器裝備管理的法規、規章,對武器裝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法將武器裝備出賣或者轉讓的行為,造成部隊武器裝備的短缺,破壞了部隊武器裝備的管理秩序,削弱了部隊的戰斗力,還可能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危害。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管理工作條例》明確規定:“未經總參謀部批準,嚴禁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擅自饋贈、出售、交換武器裝備”,“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武器裝備規定,非法出賣、轉讓軍隊武器裝備的行為。根據有關武器裝備管理法規的規定,部隊的武器裝備由于使用、儲存年久、性能下降,型號技術落后,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裝備部隊的,可以作退役或者報廢處理。退役、報廢的武器裝備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儲存備用、教學、訓練、裝備民兵、拆件留用、撥作非軍事使用或者作廢舊物資等處置。未經總參謀部批準,嚴禁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擅自饋贈、出售、交換武器裝備。
非法,是指未經軍隊有權機關批準,擅自出賣、轉讓行為人依法配置、掌管和使用的軍用武器裝備。出賣,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出售軍用武器裝備的行為。轉讓,是指私下將武器裝備贈與他人或者以此換取其他物品。根據武器裝備管理法規的規定,武器裝備依其質量狀況,分為新品、堪用品、待修品和廢品四個等級。
非法出賣、轉讓的武器裝備應是部隊在編的、正在使用的以及儲存備用的武器裝備,從武器裝備的等級看,不包括已確定退役報廢的武器裝備,因為退役報廢的武器裝備已不能直接形成部隊的戰斗力。行為人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的行為改變了武器裝備的所有權。如果行為人是將武器裝備暫時出借、出租給他人,并沒有改變其所有權,不能認為是轉讓武器裝備。非法出賣、轉讓的武器裝備應是行為人合法管理或者執掌的。如果是將搶劫、盜竊、騙取、搶奪的武器裝備出賣或者轉讓的,應按本法各章有關條文對這類犯罪規定的加重情節論處,而不再以此條文定罪量刑。
非法出賣、轉讓軍隊武器裝備的,只要發生該行為,無論是否造成盈利的后果,均構成本罪,也不論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數額是否巨大,情節是否惡劣,均符合本罪的構成要件。但對于出賣、轉讓大量武器裝備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加重處罰。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本罪適用于申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的行為,將會造成破壞部隊武器裝備管理秩序、削弱部隊戰斗力的危害結果,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果行為人明知他人將使用其出賣、轉讓的武器裝備實施更嚴重的犯罪,則應對行為人以他人所實施的犯罪共犯論處,不再單獨定非法出賣、轉讓武器裝備罪。
綜上所述,關于非法轉讓武器裝備罪的構成要件已經非常明顯了,只有發生該行為,均會構成本罪,出賣,轉讓大量武器裝備的會加重處罰,小編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要試圖破壞社會的和平,因為非法轉讓武器可能會出現恐怖事件,造成社會恐慌。
什么叫非法行醫罪,如何處罰非法行醫?
2020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標準
非法拘禁罪無罪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