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在使用,主要是如今的社會超前消費的觀念比較普遍,很多人都是先選擇花錢在選擇付款,信用卡在使用的過程中比較簡單,主要是來刷卡和貸款,有時候我們會遇到詐騙的行為,盜取信用卡的金錢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那涉嫌信用卡詐騙怎么判?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信用卡詐騙的相關信息
1、定義
信用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規避信用卡詐騙,要牢記勿輕信手機信息、保護好刷卡密碼、設置支付限額等防范要點。
常見的詐騙手段有短信通知“親切”指導、電話聯系索要密碼、偽造網站誘人上當、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演雙簧瞬間調包等。
2、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既對國家有關的金融票證管理制度,具體來講是信用卡的管理制度造成侵害,同時也給銀行以及信用卡的有關關系人的公私財物所有權產生損害。犯罪對象是信用卡。所謂信用卡,是指信用卡公司 (包括各類發卡機構)以持卡者的信用為條件,發給持卡人的用于購買商品、取得服務或者提取現金的一種信用憑證。以此憑證,持卡人可以到指定的地點進行消費,接受服務,如到商場、商店購買物品,到賓館、飯店、娛樂場所享受服務等,而不必支付現金。爾后由信用卡指定消費的地點通常稱為信用卡特約商戶向發卡行支付款項,發卡行再從持卡人所存取的款項中扣除有關消費費用。同時,持卡人還可以憑卡到發卡機構指定的營業網點存取現金,信用卡只能供本人使用,不得轉讓或轉借,更不能典當或抵押。
信用卡,就其內容而言,一般應包括:
(1)在卡片的正面上,應印有信用卡公司設計的圖案、公司名稱及信用卡名稱,并有信用卡專用標志或防偽暗記;
(2)用打卡機將信用卡公司的代號、信用卡號碼、持卡人姓名、有效期等內容用凸起的字碼打在卡上,以便在使用時可用壓卡機將這些內容復寫在簽字單上;已在信用卡的背面預留持卡人的簽字,用之與簽字單上的字體相對較。一般還印有發卡公司諸如限用范圍、支付貨幣種類限定等的簡單聲明;
(3)在背面設置一條磁帶,記錄持卡人的有關資料與密碼,以供電腦終端或自動柜員機鑒別真偽。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其具體行為表現為: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騙。所謂使用,包括用信用卡購買商品、在銀行或者自動取款機上支取現金以及接受信用卡進行支付、結算的各種服務。這里“偽造的信用卡”,是指本法第l77條規定的偽造的信用卡,即使用各種非法方法制造的信用卡。對偽造的信用卡,有的是偽造者自己使用進行詐騙活動,也有的是偽造者將偽造的信用卡出售給他人或者送給他人,由他人使用,進行詐騙活動。無論是自己使用或者是由他人使用,對使用者來說,都屬于“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情形。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無論是進行購物或者接受各種有償性的服務,在性質上都屬于詐騙行為。
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所謂作廢的信用卡,是指使用因法定的原因失去效用的信用卡。根據有關規定,作廢的信用卡主要有以下幾種:
(1)信用卡超過有效使用期限而自動失效。根據發卡銀行和信用卡種類不同、信用卡的有效使用期限也有所不同,有一年、二年、三年或更長時限的。對于超過有效使用期限而不再繼續使用信用卡或仍需要繼續使用而辦理換卡手續的,都應將過期的信用卡交回發卡銀行或者發卡公司。
(2)信用卡持卡人在有效期限內中途停止使用該卡,此時該信用卡有效期雖未到,但在辦理退卡手續后即歸于作廢的。
(3)因掛失信用卡而使信用卡失效。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只能由故意構成,并且必須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確無詐騙故意,即使違反有關信用卡管理規定獲取了財物,也不能以犯罪論處。如不知是偽造、作廢的信用卡而使用,善意透支,誤用他人信用卡等,均不能作犯罪論處。
二、涉嫌信用卡詐騙160萬怎么判刑
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信用卡的使用時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使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犯罪分子就利用這樣的情況來進行詐騙,行用卡詐騙直接透支受害者的信用卡,將會嚴重影響受害者的生活,主要是資金方面會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國相關法律有規定來保護受害者的利益。
簽發空頭支票是否構成票據詐騙罪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