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外來物種的入侵,會造成我國生物鏈失衡,導致有些植物或動物瘋長,就一些正常的動植物就足以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那么非法的運輸一些傳染病的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所造成的后果更是不堪設想。為了給我國人民制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我國的法律對非法運輸危險物質的行為定性為犯罪。那么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客體是什么?
一、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的概念,犯罪構成、和罪與非罪的區分以及兩高司法解釋的適用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第5條將刑法第125條第2款修改為:“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增設了非法制造、運輸、儲存、買賣危險物質罪。根據本規定,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是指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同時還侵犯國家的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管理制度。
本罪是涉及到危險對象的犯罪,但并不表現為對這種對象的破壞,也不具有投放危險物質等罪一經實施即會同時造成多人死傷或公私財產廣泛破壞的特點。將其歸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一旦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國家財產的安全,給社會治安留下極大隱患。
由于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其自身具有的危害人身健康的屬性,因此國家歷來對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的合理利用(包括生產、運輸、儲存)都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并且在有關的法律、法規中,對開采、生產、運輸、儲存、研制開發和合理利用的主體即單位和個人都有明確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從事上述行為。這也是出于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公共安全的目的。
國家對有資格從事這些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認真做好各種科學研制和利用等工作,又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按制度操作,嚴格把關,嚴防這類放射性物質從任何渠道流入社會,特別是不能落入犯罪分子或者恐怖分子手中。否則將會對公眾和社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嚴重后果。因此,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不僅違反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這些危險物質的管理規定,而且由于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這些危險物質的巨大破壞性和殺傷力,同時還侵犯了公共安全。 犯罪對象包括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這些危險物質。
所謂“毒害性”物質,主要是指能對人或者動物產生毒害的有毒物質。范圍廣泛,包括化學性有毒物質、生物性有毒物質和微生物類有毒物質。其中,化學性有毒物質,也稱人工合成有毒物質,如砒霜、鼠藥、氰化物等;生物性有毒物質又可分為植物性有毒物質如野蘑菇,以及動物性有毒物質如河豚魚等;微生物類有毒物質如肉毒桿菌等。具體指哪些物質,在法律條文中沒有詳細列舉。但掌握這一規定的基本原則就是這種毒害性物質足以能夠造成公眾人身受其毒害,或者使公眾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條件受到毒害污染,或者由于毒害物質傳播而影響社會等,從而造成對公共安全的破壞等情況。
所謂“放射性物質”,主要是指鈾、鐳、鉆等能對人或動物產生嚴重輻射危害的物質,包括可以產生裂變反應或聚合反應的核材料。
“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主要是指可能導致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各種傳染病傳播的傳染病菌種和毒種。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丙類傳染病是指: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為了防止可能出現投放本條規定的“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以外的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物質的犯罪,本條在具體列舉“毒害性、傳染性”物質后,采用了“等物質”的寫法,為打擊可能出現的這類犯罪留下了空間。應當說,人類通過科學研究和試驗,利用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這些物質來造福人類,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并且提高人類與自然和危害人類的各種疾病做斗爭的能力。
而且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可以為人類所利用、所認知的新的物質不斷出現甚至被研制合成。這本身說明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斷提高。
然而,由于這類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破壞作用,有可能被那些居心叵測的犯罪分子所利用,作為危害公共安全的手段和方法。這就不得不使我們在立法上要更具前瞻性,以適應這類新物質的不斷出現和懲罰利用這類物質進行的犯罪活動的需要。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第5條修改刑法第125條第2款時,在規定了“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的同時,還增加了“等物質”的規定。
(二)主體要件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根據本條第3款的規定,單位也可成為本罪主體。單位非法從事買賣、運輸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活動,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應按本罪論處。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主體是依照國家規定不具備制造、買賣、運輸、儲存上述物質資格的自然人或者單位。
(三)主觀要件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而非法買賣、運輸,其動機則可能多種多樣,有的為了營利,有的為了實施其他犯罪。不同的動機一般不影響定罪。
以上就是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客體是什么的詳細內容,通過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很容易就知道上述所說的罪犯所侵害的客體是我國多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本罪在主觀上是故意的,明知道該行為肯定會侵害別人的身體健康還要為之。主體也為一般主體,凡是符合法定的年齡,并且有刑事責任能力的都可以成為該案的主體。
非法組織賣血罪的犯罪構成
強迫賣血罪的構成要件
非法組織賣血罪標準主體是怎樣的,法條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父親進監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2-27試用期被辭退補償標準
2020-12-15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