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觸犯刑法之后一般都會受到刑罰的處罰,而且刑罰處罰一般都是以自由刑為基礎,限制一個人的自由,那么在侵犯別人的財產之后,除了自由刑之外,是否還需要償還別人的財產呢,答案是肯定的。像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非法集資罪就是一個侵犯財產的罪名,那么非法集資判刑后不還錢嗎?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下面一起跟小編來看一下。
一、法律依據
非法集資,行為人被判處刑罰以后,需要賠償債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二、具體要求
1.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由于非法集資行為是采用詐騙的方式,迫使受害人陷于錯誤認識,而處分了自己的財產,此時我個人認為受害人仍然可以依據原來的協議或是約定追究其民事責任,不影響民事訴訟的提起。
2.根據相關刑事法律規定,對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三種途徑救濟:一是在刑事判決書中直接判決賠償。《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3.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4.在辦理非法集資案件中,對于部分存在擔保的借貸,允許債權人通過擔保人或擔保物的民事途徑受償,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交易安全、促進社會誠信。
非法集資判刑后不還錢嗎,對于這個問題,答案是要還的。行為人在被判處刑罰以后,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所以不要以為只承擔了自由刑就可以了,騙取的別人的錢財也是要返還的,由此可見,觸犯法律最終是害人害己的,不要輕信利益可以來的那么輕松,最終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