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法律規范中,規定了諸多犯罪罪名,不同的罪名的懲罰規定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的。從法律條文上看,對于青少年,一致采取的是保護的態度,但介于諸多青少年實施故意犯罪行為,那么,青少年故意傷害罪條款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一、什么是故意傷害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并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故意傷害罪雖然有3個幅度的法定刑,但不可能將同種數罪作為法定刑升格的情節,如果按一罪論處,難以實現罪刑相適應。
二、青少年故意傷害罪條款規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行為必須致受害人輕傷以上后果,才構成故意傷害罪,理由是:
第一,雖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未對具體的傷害后果作出規定,但第二款對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或造成嚴重殘疾等傷害后果的刑事處罰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因此,根據傷害后果的程度和刑罰的輕重成正比的邏輯,可以認為第一款所規定的刑罰就是對應輕傷這種危害結果的。
第二,根據《刑法》第十三條的但書規定,危害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若故意傷害行為僅造成被受害人輕微傷,則其行為應屬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能認為是犯罪。
第三,司法實踐中對人體傷情進行法醫學鑒定的量化標準是《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和《人體輕傷鑒定標準》。在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時,用《人體重傷鑒定標準》來解決故意傷害罪的量刑問題,而在適用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時,應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來解決定罪問題,即傷害后果達到什么程度才構成故意傷害罪。
為了減少青少年實施故意犯罪行為,我國立法機關在結合我國實際的前提下,制定了青少年故意傷害罪條款,從這些法律條款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青少年我國一直采取的都是保護的態度,對于未滿十六周歲的青少年,即使在實施違法行為后,也是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無犯罪記錄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