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非法集資,我們大家已經(jīng)明白了它的意思,并且知道其中的構(gòu)成要件是什么,以及怎么去識別非法集資等問題,關于非法集資共同參與人的刑事責任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也就是共犯問題如何認定以及量刑是怎樣的等問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非法集資有多種形式,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形式,是通過中間人去發(fā)布信息,宣傳動員親友等人參與集資,中間人從中牟取提成或中介費。張印富律師認為,中間人在非法集資活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構(gòu)成共同犯罪,但往往涉及人數(shù)眾多,情況復雜,在中間人的共同犯罪處理應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情形:
一、中間人和上線共同構(gòu)成犯罪的情形。
如中間人乙明知甲非法集資,受甲委托幫助甲向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或者主動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交予甲。不論其是以自己的名義,還是以甲的名義,也不論其是否從中牟利,因為其主觀上和甲有共同非法集資的故意,客觀上幫助甲實施了非法集資的行為,都和甲共同構(gòu)成犯罪。
根據(jù)在非法集資過程中主觀故意和客觀行為的變化,又可分為四種情況:
(1)乙和甲都只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故意,則兩者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共同犯罪;
(2)乙和甲都具有集資詐騙的故意,則兩者構(gòu)成集資詐騙共同犯罪;
(3)甲開始時只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故意,后來犯意轉(zhuǎn)變?yōu)榧Y詐騙,而乙對此并不明知,此時甲構(gòu)成集資詐騙罪,乙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甲沒有集資詐騙的故意,在讓乙退錢給下線時,該乙私自截留資金占為已有,而甲并不明知,則乙構(gòu)成集資詐騙罪,甲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二、中間人單獨構(gòu)成犯罪的情形。
如乙以自己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資金,而以更高利息放貸予甲,以賺取利息差,則中間人乙獨立于甲之外單獨構(gòu)成犯罪,此種情形有三:(1)乙只是吸金轉(zhuǎn)貸,并無揮霍、截留行為,按承諾支付下線本息,則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乙在吸金過程中,將部分吸收的資金用于揮霍或者截留隱匿、占為已有,最終造成下線資金虧空,此時其主觀故意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對其應定集資詐騙罪;(3)在甲將資金返還給中間人乙時,乙私自截留、占為已有,不再返還給自己的下線,此時其主觀故意亦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對其應定集資詐騙罪。
三、中間人不構(gòu)成犯罪的情形。
例如乙與甲熟識,若借錢給甲,甲樂于接受并給付高息,丙、丁等和甲不熟識,若借錢給甲,甲不樂于接受或雖接受但只給付低息。于是,丙、丁等委托乙以乙的名義將自己的資金放貸予甲,丙、丁等與乙約定乙不擔風險,不打借條,甲只知乙,并不知丙、丁等。如果乙自始至終沒有從中牟利,由于其和甲沒有共同非法集資的故意,而乙本身亦沒有單獨非法集資的故意,丙、丁等也明確指定錢是放貸給甲的,對乙的行為不應定罪處罰。當然,如果乙雖答應丙、丁等不賺利息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從中賺取了利息差,或者將資金截留、隱匿,那么此時,就變成了前文分析的相關情形,應根據(jù)乙的具體行為對其定罪處罰。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關于非法集資共同參與人的刑事責任是怎樣的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知道不管是共同參與人也好還是其他參與人也好,只要是在認定的時定位為共同犯罪的話,結(jié)果歸屬都是歸屬到每一個共同犯罪人身上的,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線咨詢我們律師。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qū)別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數(shù)額怎么確定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貨質(zhì)押貸款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2網(wǎng)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擔保協(xié)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什么是婚姻自由權(quán),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quán)有沒有區(qū)別
2021-03-10發(fā)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擔??梢圆捎媚膸追N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賣主去世房產(chǎn)怎么過戶
2020-12-04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簽保密協(xié)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轉(zhuǎn)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9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離婚后家庭財產(chǎn)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經(jīng)紀人是什么
2021-01-26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