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新出臺了拒執罪的相關規定,更加完善了對于不接受法律制裁和不履行法律義務的人群的相關制約手段。這是司法內容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尊法手法,要對基本法律知識有所了解。其中,拒執罪2018司法解釋全文部分內容如下所示:
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的情況,并公布10起典型案例,同時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最高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少軍就《解釋》主要內容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一、問:請介紹一下出臺拒執罪司法解釋的背景。
答:首先,出臺拒執罪司法解釋是司法實踐的需要。近年來,法院執行工作堅持“一性兩化”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強執行工作的強制性、規范化和信息化,為從根本上解決執行難問題打開了新局面,其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進一步加強執行工作強制性的一個重要抓手。隨著執行工作的持續發展和不斷深入,司法實踐中辦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時,在定罪量刑以及追訴程序上存在的爭議問題愈加凸顯出來,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強制性作用的發揮,需要及時予以解決。
出臺拒執罪司法解釋也是司法形勢的需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于“切實解決執行難”、“完善懲戒拒不執行生效裁判和決定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規定”的重要決定后,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了“要集中打擊拒執犯罪”的指示。201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開展了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的專項行動。
為了使中央的重要決定落到實處,使專項活動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效果,同時根據司法實踐的需要,進一步明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已經勢在必行。
二、問:起草制定拒執罪司法解釋的過程中,遵循了哪些原則?
答:起草過程中,我們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則:一是確保相關規定符合立法精神,充分考慮與現有的立法解釋相關規定和即將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九)》的內容銜接。二是兼顧刑事審判及執行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確保解釋符合審判、執行工作實際。三是充分體現刑罰的謙抑性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格入罪條件,明確酌情從寬處罰、酌情從重處罰情形。
三、問:拒執罪司法解釋主要規定了哪些方面的問題?
答:解釋全文共八條,既有對拒執罪定罪量刑的實體規定,也有對拒執罪追訴及管轄的程序規定。
實體方面,主要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拒執罪“情節嚴重”情形的具體表現,列舉規定了三類共八項可以構成拒執罪的拒執行為;還分別規定了量刑的酌情從寬和酌情從重處罰情節。
程序方面,一是規定了部分拒執罪案件可以按照自訴程序進行追訴。解釋明確拒執罪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按自訴案件立案受理;同時,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自訴人在宣判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從而把拒執罪案件的追訴程序由單一的公訴程序改為公訴與自訴并行的程序。二是規定了對拒執罪案件的一般管轄原則。明確一般情況下拒執罪案件由執行法院所在地法院審理。
四、問:符合其他“情節嚴重”情形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答:除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中規定的四種情形外,本解釋列舉了三類八項情形可以構成拒執罪。第一類為“經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情形,比如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執行為,被采取民事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應屬情節嚴重情形;第二類為“致使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或者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情形,比如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等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行為。這些行為多是“發生在法官眼皮底下”的拒執行為,且具有一定的暴力性,極大侵害了司法公信力,阻礙了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應嚴厲打擊;第三類是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五、問: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被告人在一審宣告判決前,履行全部或部分執行義務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出于哪方面的考慮?
答:主要為了在打擊和懲罰拒執犯罪的同時,鼓勵被告人積極履行判決、裁定確定的法律義務,使執行案件得到實際執行。適用此規定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予以從輕的期限為“一審宣判前”,即在一審宣判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履行執行義務的,均有機會在量刑上獲得從寬處罰。二是履行全部或部分執行義務的,均可以從寬處罰,至于從寬的幅度,由刑事法官根據其履行義務的份額、案件具體情節等綜合考量,酌情予以從輕或者免除處罰。
六、問:規定部分拒執罪案件可以按自訴案件處理,會不會導致拒執罪的自訴案件數量激增?
答: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拒執罪案件都以自訴程序進行追訴,而是公訴程序與自訴程序并行;其次,進入自訴程序的拒執罪要同時滿足法律規定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即申請執行人要有證據證明:1、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犯了申請執行人的人身、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2、申請執行人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法院認為符合自訴案件立案條件的予以立案審理。至于立案、審理等具體操作程序問題我們將下發通知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預計《解釋》發布后會有部分案件由公訴轉為自訴程序,具體案件數量還有待實踐去檢驗。
七、問:如何理解“一般由執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審理”?
答:按照刑事訴訟法及其解釋的相關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法院管轄,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及犯罪結果地,而拒執犯罪行為的主要結果就是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所以,執行法院所在地可以納入犯罪結果地范圍,由執行法院管轄合乎法律規定。
2007年“兩院一部”聯合發出通知,規定拒執犯罪案件由犯罪行為發生地司法機關管轄。實踐中,執行法院以外的其他法院對拒執行為的懲處缺乏積極性,不利于相關證據的收集和固定,不利于對拒執犯罪的追訴和打擊,因此有必要對管轄的一般原則進一步明確;同時,兼顧到拒執罪案件審判的級別管轄問題,執行法院與審理拒執罪的法院會出現不一致情況,故規定為“一般由執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審理”。
總而言之,對于某些人的拒執行為,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應該有相應的規定來制約這些行為。遵紀手法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職責。拒執罪2018司法解釋全文的內容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們要懂法,知道拒執罪的相關后果,避免受到懲罰。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二)
重婚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未簽勞動合同 工傷賠償該如何計算
2021-03-07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已經簽訂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