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的刑事法庭在審判任何的刑事案件的時候都是非常獨立的,庭審工作人員不會受到其他來自于各方的壓力和干擾,他們必須嚴格的按照法律依據,檢察機和各方對本案意見不代表著人民法院的最終態度。在這里要專門強調一下我國的認罪認罰制度,因為當事人認罪不排除是通過一些違規的手段造成的。那么,認罪一定會判有罪的依據是什么?
一、認罪一定會判有罪的依據是什么?
一般而言,“認罪了,會怎么判”是指犯罪人出于悔改或者認錯的心理而明示或默示承認自己已經做出某種帶有犯罪性惡劣行徑的行為。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主觀方面,犯罪人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內心深處產生真心悔改之意。
二是客觀方面,犯罪人對自己的犯罪有供認不諱的客觀事實。關于“態度”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人的舉止神情;二是指人對于事情的看法和采用的行動。[1](p1320)社會心理學中“態度”的定義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盡管《現代漢語詞典》和社會心理學對“態度”的表述和所考察的維度不同,但其實質一致,即“態度”由“認識”(對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評價)和“行為”(由認識引起的所預備采取的反應)兩個核心要素組成。“認罪態度”屬于“態度”范疇,它僅僅是“態度”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因此,我們不妨將“認罪”和“態度”作為邏輯起點,并結合刑事犯罪的特點,對“認罪態度”作出界定。“認罪態度”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后,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決之前,出于悔改或者認錯的心理而對自己所犯罪行的認識程度和所采取的行為反應。
二、“認罪態度”定位于酌定量刑情節的弊端
根據通說,所謂酌定量刑情節是指刑法上未明文規定的,而是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在量刑時靈活掌握酌情適用的情節。刑法學界在論及酌定量刑情節的范圍時,大多數的學者將其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1)犯罪動機;
(2)犯罪手段;
(3)實施犯罪時的環境和條件;
(4)犯罪造成的損害結果的嚴重程度;
(5)犯罪侵犯的對象;
(6)犯罪人的一貫表現;
(7)犯罪后的態度。我國傳統刑法理論以及司法實踐都將“認罪態度”納入酌定量刑情節中予以考慮,由于酌定量刑情節適用的靈活性,引發了司法實踐對“認罪態度”的模糊認識,以及“認罪態度”對量刑影響度的嚴重懸殊等一系列問題。
我國法庭判定當事人有罪不是在于任何口頭承認的這種形式的,關鍵還是要注重證據的,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當事人在庭審的過程當中忽然向工作人員告知自己還有殺人的這種行為,法庭當即就駁回了這個案件要求補充偵查,所以認罪不一定就代表著絕對會被判罪的。
重婚罪民事賠償金額是多少,重婚如何賠償
怎樣認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侵占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