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犯罪嫌疑人其實出于各種心態,在認罪的過程當中表現出來的做法是認罪并且不斷的翻供。因此就發生過有個別的案例,在一審的過程當中犯罪嫌疑人當庭認罪,但是二審的時候卻又堅決的否認自己之前承認過的那些罪行。那么,一審認罪二審不認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一審認罪二審不認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看是否有新的證據材料。如果一審認罪是處于刑訴逼供,則因為程序違法會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若不是,則看新的證據是否有利于,結果可能是:
1、撤銷一審判決,二審直接改判;
2、撤銷一審,發回重審;
3、維持一審判決。
二、犯罪嫌疑人不認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被告人從被抓獲之日起就拒不認罪,此類現象在毒品案件中尤甚。審判實踐中,毒品案件一對一的特殊性致使定罪量刑主要依靠毒品買賣上下家的一致口供,缺少相應的實物證據。被告人心存僥幸,不愿如實供述,試圖逃脫刑罰的制裁。
2、被告人被抓獲之后如實認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改變口供,不愿承認犯罪事實。有些被告人在被抓獲之初,迫于司法機關的強大壓力,承認了犯罪事實,但其內心深處不愿接受制裁,抵抗改造。在最初的慌亂之后,重新構筑了心理防線,抗拒法律。
3、在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之間對作案分工合作的細節相互推諉,都不愿承擔主要責任。此種現象在搶劫、搶奪案件的庭審中頻繁出現。實施搶劫、搶奪案件的被告人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且多是同鄉、朋友關系結伙作案。在事發后,各個被告人為了減輕自身的罪責,都試圖將責任推給他人,以減輕自己的刑事責任。
4、公安機關在證據上存在較多瑕疵,致使被告人在公安和檢察階段都自愿認罪,但到了法庭上,經辯護律師指點,即反悔拒不認罪,主要表現在強奸案件上。由于被害人的多次陳述,均與被告人的供述不盡相同,致使被告人在法庭上認為不是強奸而是通奸。
三、建議和對策:
1、公安機關在刑事偵查程序中,應當就全案的犯罪事實各個細節進行細致的調查訊問,從刑事訴訟的初始階段就固定被告人的口供,打破被告人試圖翻供不認罪的幻想。同時要盡可能多的搜集和固定實物證據以及證人證言,以佐證犯罪事實,多角度多側面的還原犯罪過程的原貌。公安部門要加強證據意識,注重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把證據和事實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使每一項犯罪事實都有相應的證據予以支撐,證據與證據之間形成緊密的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完整而又詳盡的再現整個犯罪過程。尤其針對共同犯罪,要對各被告人之間的分工細節進行詳細的訊問,以利于區分各被告人的罪責大小。
2、檢察機關,要嚴格把好證據事實關。對公安機關在證據上存在的瑕疵,及時提出補正意見。在審查起訴環節中,要緊扣案件的事實經過,及時地對被告人就影響案件定罪量刑的重要犯罪事實進行詳細全面的訊問,及時堵塞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的一切漏洞,攻破被告人的心理防線,使其如實交代犯罪事實。對被告人在審查起訴階段翻供的情況,要認真審查,仔細甄別,去偽存真。
3、在法院審判階段,審判人員要向被告人宣傳刑事法律政策,使其放棄抵抗,配合庭審,以利于自身的改造。首先要向被告人講明是否抗拒國家司法機關體現了被告人的悔罪態度,直接影響對其的定罪量刑。其次,審判人員向被告人說明如果其承認公訴機關的指控,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簡化審,按照法律規定可以酌情從輕處罰。通過對刑事政策的講解,促使被告人轉變態度,配合庭審,以達到節約司法資源的目標。
當然不排除庭審工作人員會發還重審,一審認罪也有可能是因為犯罪嫌疑人遭受到了工作人員的刑訊逼供,但如果二審不認罪并且沒有什么足以推翻一審判決結果的證據,那二審很有可能還會維持一審的判決的,認罪不認罪本不在于當事人自己口頭交代的,關鍵不認罪要有足夠的證據支撐才可以。
一審終審的情形有哪些
一審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是多久
一審不服如何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規定跳槽需要求支付違約金合法嗎
2021-01-08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