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成立要求“自動投案”,否則不能認定。實踐中,關于如何認定自首“自動投案”,理解不統一。針對這種局面,相關司法解釋做出了規定。那么,投案自首的認定是怎樣的?刑事訴訟中,有的律師也會為被告人進行投案自首的辯護,那這個自首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本文馬上為你解答這兩個問題。
一、投案自首的認定是怎樣的
根據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與有關司法解釋,下列情形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
2、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
3、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查詢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4、犯罪后逃跑,在通緝、追捕的過程中,主動投案的;
5、經查實犯罪嫌疑人確已準備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機關捕獲的;
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
7、司法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二、自首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國刑法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據此,對于自首的犯罪人應分不同情況區別處理:
1、犯罪以后自首的,無論罪行輕重,均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如果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2、犯罪以后自首的,只是“可以”從輕處罰,不是“應當”從輕處罰。
3、一人犯數罪時,犯罪人僅對其中部分犯罪自首的,自首的上述法律效果只適用于已自首的犯罪,對于沒有自首的犯罪,不得以自首為由從輕處罰。
4、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時,自首的法律效果只適用于自首的共犯人,不能適用于沒有自首的其他共犯人。
上文中,小編已經就投案自首的認定作出了詳細介紹。值得注意的是,犯罪人的投案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出于真心悔悟,有的是為了爭取寬大處理,有的是因為親友勸說,有的是由于潛逃后生活所迫。自動投案意味著犯罪人自己主動投案,但任何投案都必然基于一定的原因,不要將引起犯罪人投案的原因看成是犯罪人被迫的結果,從而否認投案的自動性。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值班律師收費嗎
2021-01-24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人事代理
2020-12-27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