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的犯罪分子已經被公安機關抓獲時都會被詢問到是否要主動招認自己所有的行為,之所要要這么問也是因為國家在給這些犯罪分子一次減刑的機會并且還能夠協助國家機關盡快處理案件還受害者公道。那么,認罪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一、認罪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認罪認罰從寬跟刑法第67條所規定的自首從寬一樣的,是指可以從寬,并不是一律從寬。刑法所規定的自首,并沒有限定某一類案件可以適用,某一類案件不可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是一樣,沒有特定的案件范圍的限制。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如果警方作出抓捕犯罪分子的決定就說明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證據直接將其起訴至法院并給予其應得的處罰,但是仍然會在審判之前按例審訊希望能夠得到犯罪分子認罪的配合并得到相應的口供以加強證據效力,也是為了讓犯罪分子享受其最基本的權利。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執照沒注冊在拆遷地有補償嗎
2021-01-20老家拆遷能不能查到提前享受過房改售房
2020-11-24拆遷安置房交易有限制嗎
2020-12-07國家進行棚戶區改造的意義是什么以及建設項目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