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講究公平法制,買賣雙方地位平等,買賣自由。賣方不得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強制提供商品和服務。不然,這種行為可能違法甚至是犯罪,我國刑法里面有強迫交易罪這個具體罪名。那么,強迫交易罪最新司法解釋是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的這篇文章。
一、強迫交易罪最新司法解釋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八)將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修改為:“以暴力、威脅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強買強賣商品的;
“2、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
“3、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
“4、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
“5、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
二、如何區分強迫交易罪與一般違法行為?
強迫交易行為屬一種擾亂市場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這種行為在商品交易或服務交易中并不鮮見,因此,本法為了不至于打擊面過大,而規定了強行商品交易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應當包括以下幾點:
1、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的;
2、多次強迫交易的;
3、社會影響惡劣的;
4、給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較為嚴重后果的;
5、強迫交易嚴重擾亂市場的;
6、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強迫交易的。
行為人用輕微的威脅手段進行強買強賣、強迫他人接受或提供服務,行為很有節制、獲利很有限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不能認為是犯罪。
三、強迫交易罪的客體要件是什么?
本罪不僅侵犯了交易相對方的合法權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場秩序。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應當遵循市場交易中的自愿與公平原則。但在現時生活中,交易雙方強買強賣、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行為違背了市場交易原則,破壞了市場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費者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如果行為人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行交易,就具有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情節嚴重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強迫交易罪侵犯的客體是商品交易秩序和對方的合法權益。根據強迫交易罪最新司法解釋,構成本罪的,量刑標準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強行買賣犯罪情節十分嚴重,最高量刑可以到七年有期徒刑。正確判斷強行買賣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主要看行為情節是否嚴重。
新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